「犧牲小我,就能守住全村人?」黑川開拓團的婦女們,為了拯救全村免於「集體死亡」,被迫提供性服務以換取蘇聯軍保護,成了戰後的犧牲者。最新發表在《轉角國際》的文章,應該是繁體中文世界第一篇關於 #黒川開拓団 的文章
(上)「犧牲少女」換取蘇聯軍保護?《黑川的女性們》揭滿洲國集體性剝削歷史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8894018
(下)大和撫子的悲鳴:滿洲黑川開拓團女性現身,擺脫戰時性暴力的恥辱印記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8894095
--
第一次聽說黑川開拓團的事情,是研究所第二年的時候。當時系/所上推出新書《共生學宣言》,由系/所上教授們各寫一篇文章彙整成冊,而我的指導教授所寫的〈戰時性暴力與地域女性史〉一文,便提到了黑川開拓團。
發生在黑川開拓團的事情令人震驚,從現在的角度來看實在很難想像為何會做出這樣的決定,但這很明顯就是一種集團的暴力——不只是來自蘇聯軍的性暴力,也是來自集團內部、集體決策的暴力行為。
黑川女性們的經歷固然令人難受,但本文絕對不是在美化滿蒙開拓團的行為。
事實上,如果有閱讀全文的話,就會發現文章明確點出開拓團就是殖民者半強徵殖民地土地的霸權,行事作風無異於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建立的屯墾區(settlement)——殖民政權授權民間人得以侵佔土地、擴張殖民者定居事實,正當化侵略行為,將土地佔為己有。
文章也點出,戰後在日本港口附近默默進行的「違法」墮胎手術,美其名是基於人道考量,背後其實也有國家政策背書。
黑川開拓團的故事在戰後長期遭到噤聲,但文章沒寫到的是,倖存下來的婦女們在戰後一直都有保持聯繫,這也是她們能在2013年集體現身的關鍵之一。
黑川開拓團的事件雖然是發生在「戰爭結束之後」兵荒馬亂的時期,但正因為戰爭時期扭曲的價值觀,影響到這一整群人的價值判斷。黑川開拓團就是戰時性暴力的延伸,撰寫本文想要傳達的資訊就在此——戰爭,不是停戰的瞬間就能立刻切換成承平時期,不只戰時具有延遲性,基於國家、正規軍、民兵組織的戰時性暴力,也有連續性。
黑川開拓團當下其實可以有別的選擇,但他們並沒有想到,或者說是沒有認真思考過其他可能性。如果當下能有一個人提出不一樣的見解,是否就能避免受害發生?
面對性暴力或是性騷擾問題,勇敢當一個「積極的旁觀者」(Active Bystander),雞婆介入加害者和潛在受害者之間,改變當下環境氛圍,讓加害者難以出手,或許就能避免憾事發生
*松林地*
关于本巢树请阅读置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