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午的志愿和胡思乱想
比较个人反思所以还挺羞耻的(
一开始很排斥很焦虑,真的焦虑,
说实话很讨厌跟人群接触和交流,但事实证明精力充足的情况下也没有那么讨厌……本来以为来社区帮忙的学生里一定有会听也会用粤语沟通的人,结果没想到那个人竟是我自己!
我的粤语其实因为家里都是北方人的缘故十分塑料,能听懂85%但只能顺畅地说65%的程度吧,何况是对一些地区口音比较重的老人家,就更加困难了点。基于这个就很担心自己会帮倒忙,也担心自己会被随便使唤或者嫌弃……什么的。
想那么多也没办法嘛,然后就是帮忙搬东西啦填表啦,清一色的都是比自己大六七十岁的老人家,即便是面对很不熟悉的事物也依然尝试去了解和接触,并且也真的存在这样出于热心也好责任也好帮助他们,体验还是很奇妙的。
老人家里有对自己还能自己握笔、或者写得一手好字自豪的人,甚至有对自己能背出自己的电话号码和身份证号码很自豪的人,也有一个小区里经常见面就调皮地去拍一拍别人的肩膀哈哈大笑的人,在这个不算小也不大的城市的、不为人知的某个街道里,他们依然很享受自己的生活吧。
路过的人们和来做志愿者的人们,有的是卡车司机,有的是三十多年前只身从北方过来的党员。就连医生其实似乎也是一些刚刚进入行业被分组过来尝试接触群众的人,她们沟通也依然蹩脚,但真诚也努力,有个医生姐姐跟我对视之后笑得很快乐,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很多人都不擅长去做这件事,但无论是在努力一边复述一边摆弄手指的老人还是一起充当翻译的志愿者,三四个不同年纪的人一起用同样的音量念完那一个个电话号码尔后笑起来的时候,也忽然会觉得生活其实并没有对人那么地苛责吧。
哪怕是不擅长,哪怕是什么都不会,哪怕真的是“无用”也可以普通地生活下去,其实生活本身也可以是被写入意义的一部分。
而我只是年纪尚轻,四肢健全,拥有一定的粤语沟通能力这些这么基础又在平时让我轻视许久的“固有属性”就足以让许多人得到帮助,即便是一时的满足和看似有些难以建立起精神支柱的快乐,也能成为驳倒我自卑和绝望的一股力量。
希望且相信,日后的我终会有一日在自己的领域成为装饰别人的梦的一抹彩色。
是豆,叫什么都行
关注之前考虑一下要不要让首页多出现一个怪人.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