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性别研究课上,和很优秀的女教授讨论。她认为耽美产业事实上还是在为顺直女服务,对性少数群体真正起到的作用恐怕非常有限,就像白女不能代表黑人女性一样,耽美这种主流的伪LGBT叙事也不能代表性少数群体真正的权益。
我说,但我本人作为女同性恋,是亲眼见到耽美对性少数群体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的。二三十年前,大陆人还是谈同色变,对同性恋这个群体直接看作变态,其实正是因为对这个群体完全缺乏了解,无法看作是和自己身边的人一样的人。真正改变这一现象的正是耽美的广泛流行,如今如我家乡,北方落后省份十八线小县城中学女生,也能因为看耽美小说,能说出“恋爱只看人不看性别”这样的话,男生也能因为耽美小说的存在而被女生凝视,对身边的同性恋者也更多持好奇而非恐惧的态度。这种普及是学术、美剧,等等所谓那些先进正确的“代表”,不可能做到的。
后来又在很多地方验证了这一点。顺直群体会声讨、反对作品对LGBT群体的“刻板印象化”,可我们性少数群体却会认为,刻板印象也好,反派也罢,首先要出现,要曝光,要在畅销小说热播剧集里大摇大摆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或许是优势群体无法察觉到的弱势群体视角之一了
~写文好烂是为什么~游戏/小说/网剧业内黑话版~
语句啰嗦→文案是按字数结的工资
词汇贫瘠→压稿酬/多层外包,导致文案素质低,不是歧视,用香蕉做工资就只能雇到猴子
剧情老套→主策划和编剧决定使用市场调研看来好卖的剧情模板
情节离谱→人气下滑,编剧被命令制造爆点
人物扁平→人设是基于市场调研看来好卖的卖点设计的,并不遵守人物行为逻辑
节奏拖沓→卡付费点,骗充值
立意浅显→故意的,为了满足底层客户需求,向下兼容
模仿痕迹重→策划和运营研究竞品、拆解亮点、要求重组后,和执行方的文案/美工/其他设计沟通不良,导致后者被命令“抄这个”后真的“做了和这个一样的作品”
大纲崩盘→因为项目取消或者团队换血导致编剧魔改原剧情
卡文崩溃→行业内没这个说法,你做不出来就让同事和外包做,所以很多作品看起来前后不一致,因为底层员工都是拼多多的组装写手
角色OOC→人气下滑,编剧被命令制造爆点;写手换人,前后对接没做好
对话尴尬→负责校对的写手或者主编/主策摸鱼,质量把控不负责
突然想起一件事使我强烈意识到我已经是来自另一个时代的人了:初高中的时候我会和好友写信——哪怕我们就在同班或者隔壁班。对的会写信,而且是那种认真的、细入微末的,甚至是有一些文学性的长信,信的抬头和落款也都会按照格式写好,“见信好”、“展信佳”,结尾总写“祝好”、“此致敬礼”,像来自过去的人那样。我们写的就是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琐事、对身边人事的观察和感悟等等。而“寄信”的方式就是中间拜托几个同学不断转手,最终转交到对方的手上。而像这样我与之互相通信的朋友有好几位。也不知道是什么默契还是风气,总之那个时候,人与人之间是有这样长段的、缓慢深度的交流的。我喜欢趁着自习课老师不在从教室里溜出来,拿着信纸,坐到一个有树荫的地方慢慢地写,通常都是一页纸,写到入神时,也会写两三页纸。有趣的是,这有时竟也会成为我与朋友之间潜在的较量——当我送出了超过一页的满满信纸时,隔几日,对面送回过来的,往往也是厚厚的一沓。所以那个时候,人与人之间是写信的。我想知道为什么人们现在不为彼此写信了。在我看来,写信是一种,比起短信息,更密集,也更浓郁的交谈方式,但它又不似当面的长时间大段谈话来得那样有入侵性,它无需你为它改变自己的作息和日程安排,也无须在这之前打扮换衣,做冗长的准备。在写信给你的朋友时,你既是属于对方的,又是属于你自己的。很好、很优雅的一种占有。我其实到现在也挺想与人写信的,遗憾的是,我坐下来想了一圈,也没有想到我能与之这么做、愿意这么做并且也适合这么做的人。我才发现我书写的那些信件的收信人,已经全部都存活在时光的过去残影之中了。
看到赵婷那条嘟心里感到一阵暖洋洋的温柔,想了想我唯一发自内心接受的身份认同也就是同人女了,不是种族国籍性别认同这种生来注定的身份认同,也不像心理疾病或者性取向一类是我需要自我发现,自我接纳的身份认同,我成为同人女,只是因为我选择成为同人女而已。
而且长到这么大,比起出生地、教育、工作这些外在的东西,同人生活对我的内心世界起了更大的作用,爱上我cp让我有了一件只要一想到就会无条件感到幸福的事情,写我cp的故事让我认识了很好的朋友,我cp成为了我探索感情模式和感情边界的途径,写作也让我找到了渠道,宣泄自己的感情。同人给我带来了一份确切的成功的经验:只要我认认真真地写下去,我一定能写得更好,甚至可以说写同人这件事改变了我的性格,不管遇到什么挫折,我都可以在心底想,没有关系,还有一件事是我一定可以做好的,我对我的同人怀有百分百的自信。它是一件哪怕没有人吃我的cp,看我的同人,或者看了觉得我写得不好,我也永远不会动摇,永远会在心里肯定我自己的事情。拥有这样的一份确信,真的给我带来了很多正面影响。哪怕现在很少再写同人,它对我的重要性也没有减少半分,不管将来在干什么,我都会在心里想,我是同人女……
#长毛象安利大会
一不小心钻进这个美国国会图书馆线上网站……就是说,一直有个内容庞大种类丰富且归档整理得超级完善的电子图书馆在网上免费开放着连登陆注册都不要而我一直不知道吗?!
P1是首页,看目录收录了书籍、手稿、电影、录音、地图、报纸、印刷品、个人叙述、老照片、版画……
P2是我随便点开的一个收藏项目“第二次世界大战谣言项目”,汇编了二战期间的谣言、笑话、童谣和轶事的真实材料。每张都能点开高清看、放大看、旋转看、下载看……
P3搜了个关键词“民间传说”,就这么出现了巨量的各类媒介形式的资料……
P4是可免费使用的公共版权页面……“这些套装只是图书馆免费使用和重复使用数字馆藏的一小部分。数字馆藏涵盖数百万件藏品,包括书籍、报纸、手稿、印刷品和照片、地图、乐谱、电影、录音等等。每件藏品都尽可能附有其专属的权利声明,供您参考使用指南。”
当一天互联网信徒:neocat_dizzy:
给朋友狂狂地写了推荐于是也在这里放一下:人家打过并且比较喜欢的4小时以内能够通关的steam游戏。我不太追求全成就所以基本上是通关就完事了。
◆Milk inside a bag of milk inside a bag of milk:18分钟就可以打完的微恐视觉小说,一种掉san的精神状态;
◆奇愈地下城:55分钟通关的免费游戏。因为体量非常小所以好像也没什么可说的,总之就是一小时结束的温暖治愈小故事;
◆Milk outside a bag of milk outside a bag of milk:74分钟打完,上一部的续作,精神状态描述很萌,就是那种日恐的感觉(但是并不恐怖);
◆Tengami:104分钟通关的点击解谜。画风很漂亮。
◆洞石火:2.4小时打完全结局的视觉小说。分成男女主两条线,男主非常阴凉黏腻,女主像是太阳一样骄烈。文字很好,非常非常喜欢那个he。
◆1比1人形食玩:视觉小说,2.6小时三线全通,主角是女高中生,食人(?)心理写得非常细腻动人,女同线非常非常好品;
◆尘埃终须落定:强烈推荐,很新颖的推理游戏形式(但还是点击文字的那种),2.5小时通关,可以得到看了很好的社会派推理的快乐,并且这个推理真的是你一点点做出来的jpg
◆What remains of Edith Finch:印象中应该是两小时就可以通关的步行模拟器。强烈推荐啊强烈推荐,演出非常非常的好,文字也非常非常的好,然后也有很喜欢的一些流淌着的感情。大概就是女主回到许久没有回去的老家,探寻家族中每一个人的死,虽然看起来有点沉重但实际上都是非常轻盈非常美妙非常瑰丽的死……非常非常的浪漫和隽永。
◆pony island:3.1小时通关,今天刚打完的小马岛。有点解谜和操作但都比较简单,卖点在于做的很好的meta(虽然有做的更好的游戏);
◆You Dry Delight:3.2小时全成就。禁酒令时期的视觉小说吧,有男同,其他的忘了。
◆purrfect Apawcalypse系列:这个系列一共有三部曲,通关时间大概是31分钟,44分钟和48分钟。是一种很萌的小动物毛绒血腥故事(?)视觉小说,也是一种galgame,可以看到很多二次元纸片人拟人化小动物死的到处都是血浆但是萌萌故事;
◆红弦俱乐部:3.7小时通关。有一点点小操作(指不是很难的调酒)的对话选择视觉小说。像素画风很好,故事非常动人,大概是扮演赛博朋克背景之下的调酒师,哎有一些非常动人的感情和选项;
◆Strange Horticulture:3.8小时通关。大概就是你开了一个植物店,然后不断根据图鉴辨认植物,然后把魔法植物卖给别人。根据图鉴然后找植物还挺解压的;
◆The darkside detective:4小时通关。非常非常非常萌的像素画风点击解谜,有一点现代都市奇幻风味的侦探警察组合,非常喜欢这个东西是因为它有9个案子,每个案子都很快就可以打完,然后剧情非常的温暖治愈并且搞笑,就是有一种用离谱搞笑电波的方式把故事包饺子了的感觉。然后侦探和警察的对白也非常萌非常好磕;
◆诺科:4.5小时通关;那种比较极乐迪斯科风味的视觉小说,文字写的很好很瑰丽;
◆影子工厂:4.5小时通关。说实话已经忘了讲的啥了,总感觉有大异性恋故事。
虚空的生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