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目前有看到国内的设计里有一个新的趋势:适老化设计。
适老化设计与残障设计有一定的共同之处,应用场景也并非仅仅是残障人士或者老人。我从以前就还蛮喜欢研究残障类产品,现在的产品不仅仅只是无障碍设计,还有越来越多的智能设计的加入,比如说普通盲人或者是不方便行动的老人关灯需要很费劲,但是现在只要语音控制就可以。所以不仅仅残障人士和老人可以用这样的设计,普通的正常懒人同样也可以使用这样的设计,并且很多人和父母老人一起居住,因此在做室内设计的时候也可以直接一步到位做适老化设计,同时联动智能家居。
但是看了一些目前国内的适老化设计,也有局限之处,那就是太细了。分得太细了。因人而异的设计是好的,然而老人和小孩一样,状态的变化速度是很快的,可能昨天还能自己做饭,明天就只能躺床上了。昨天做的设计可能明天就不适用了,应用场景也太局限了。我以前在做室内设计的时候,会考虑到设计的成长性。设计能不能变化去适应人,而不是人去配合设计呢,我会尽量这样去做。
以厨房为例,以通用的“黄金三角理论”为基准,依据动线设计成为一个开放空间或者半开放性空间,增加家庭互动和凝聚。
❶在这个基础上动线尽量以u型或者半u型为主,利用率最高同时加上减少移动距离。❷地面做无高差,通道宽于轮椅宽度,水槽和灶台操作台下面留一个轮椅宽度的空,方便轮椅和转椅进去(不止残障老人等可以使用,自己可以坐着做饭也很方便)。❸厨房地柜的把手做成可以帮助站立的扶手(扶手可自行移除或者增加)。❹餐桌与台面保持同一高度做一体化,帮助锅直接从台面滑向餐桌。❺接入智能家居和人体感应系统,不需要起身开灯,语音操控智能家电的使用也减少家务量。
以上其实已经可以适用绝大部分人和场景,不过最好还是使用模块化设计,去应对未来不同的变化和需求。
但在寸土寸金的今天,这样的设计牺牲了一部分收纳,只能说还算是奢侈品吧。

#鸟类图鉴绘画学习小组##中国鸟类##图鉴##科学绘画#

我们的第3️⃣本鸟类图鉴出来嘞!欢迎大家多多转发下载使用 :ablobcatbongo:
PDF🔗pan.baidu.com/s/1rlDjEI8ihe0gg 提取码:f9pw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

这是一本由 21 位来自不同职业,不同城市,但都热爱鸟类,喜爱自然科学绘画的爱好者挤出闲暇的业余时间,时隔一年再次推出的公益电子观鸟手册。

作者: @雎鸠九毛九、@筝小陽tigerzone、@卡了蛋儿kk 、@木耶仔鱼 、@YT-02、@曰有野鹇、@极危物种、@六星_ 、@てん、@长御MRQ、@海鹦同学、@沙发下的右旋螺钉、@特提斯隼、@NOTHING那星 、@珞山有猫、@_无鸢_LOADING_、@啮齿目花生、@李家的小白、@白头弘熙鹎、@胡蜴迸、小翠
***注,⬆️以上为微博ID!!!!

(本手册为公益手册,仅提供电子版进行非营利性的免费传播及使用,任何机构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本手册盈利,不得在未经所有作者同意的情况下将本手册进行印刷,具体条款见手册中的“版权声明”。)

前两本的链接,见⬇️:
2️⃣ 链接:pan.baidu.com/s/1Vn-DYhcobr3yU 提取码:37y1
1️⃣ 链接:pan.baidu.com/s/1q4iEVgK4zU8kR 提取码:jxwd

野炊来个串 

勇者的积蓄怎么只有300卢比,太贫穷了一点吧!我觉得是少了一个零,大概就是宝箱在水底裂了,所以钱露出去了! :blackcat_zhua: 不过既然说是古代勇者留下来的积蓄,也可能是因为通货膨胀,所以当时值很多的300卢比,现在一套衣服也买不了,这么一看,至少海拉鲁王国货币状况很稳定,一万年的古代勇者留下的财富到现在还是通用的货币(?(描述上写的是古代应该不能指的是100年前的自己吧?100年就称为古代的话好像不太合适??所以是一万年前那个? :kirby_song:

显示全部对话

游戏玩不来 购入周边最积极(指买了一桶1.5升的薄荷巧克力冰淇淋 :blackcat_zhua:

Aeon上个月的一篇关于mental disorder的文章昨天读觉得对于这几天过于热的抑郁症讨论非常有启发。文章一开始就指出了既使是来自医生的系统化的诊断也不是没有问题的,在当下的体系中,诊断不像声称的那样完全是“中立”、“客观”的descriptive,而且是prescriptive——“患者”在被确诊的同时也被推上一条狭窄的预设好的“治愈之路”,“想被‘治愈’”的道德义务要求ta必须合作,而“患者”的身份在给予ta一些医疗资源的同时部分剥夺了ta的完整主体性(科学/专家权力凌驾于ta本人对自己的认知和感受)。

日本的一些mental disorder人士由此发起了一个名为tōjisha-kenkyū的不同尝试。他们既是“患者”,又是观察/研究自己的“专家/研究者”。而且就像科研领域的peer-review一样,他们彼此分享自己的认知,对比发现自己理论的普适性和特殊性,共同“生产”/produce对一种疾病的集体知识/collective knowledge。并且这个过程也锻炼着他们的表达交流能力和自信,帮助他们更清晰要求社会如何去适应他们的存在(而非强迫他们“以健全人为标准去治愈”以适应社会)。另外,有着第一手症状体验且长于交流的他们还可以比“健全人”医生护士更能和其他不同疾病但有相似症状的患者沟通并带去慰藉。

我觉得tōjisha-kenkyū这个尝试具有某种无政府主义/anarchism的气质。“研究者/专家”和“患者”之间没有固定的区分,而是同一个人身上流动/多重的状态,这让一个人的integrity得以保全。“专家/患者”们的peer-review式交流不仅是collective的知识生产(不是少数人的专有),也承认了知识的perspective(而非descriptive)。个体的体验和认知得到尊重,避免了科学的暴政/tyranny of science (个体的经验可能是普适的也可能是独特的,还可能是两者的混合)。并且,“健全人”和他们的生活方式不再是世界的中心。

Aeon | Tōjisha-kenkyū
aeon.co/essays/japans-radical-

(我不懂日语,很好奇tōjisha的具体意思,文章里有英语翻译,但觉得解释得不够清晰。)

野炊来个串 

天知道我为了一个盾滑呀哈哈sl多少遍!(存档地图也知道,只是区区11遍而已! :kirby_xinsui: 那一小段路都已经被我用足迹模式涂绿了!

显示全部对话

真的很厌恶那种言论:把国内描述成地狱,把润描述成最合乎道德的生存选择。请记得润这件事跟很多事一样,不要因为到处都是靠意志力奋发移民迎来新生活的帖子,就以为这只是个人努力的问题,中间不存在特权差异。不是每个人都能下班后坚持学英语,不是每个人都能心安理得切断和家人的羁绊,不是每个人都能在新环境挑战自我天天network,更不是每个人都有出国必需的启动资金。当人说润才是唯一上策的时候,又忽视了多少人的处境呢。可笑。

要有勇气面对不安!请书包上的勇气派钥匙扣给我属于勇者的庇护! :kirby_xinsui: (?

显示全部对话

呃呃呃呃我一听到别人呼吸声就开始焦虑的毛病又烦了!偏偏今天课上旁边的人呼吸得好大声(。别人不喘气我明明好端端的! :kirby_xinsui:

天啊我要严重地反思!好久没锻炼再去画画感觉累坏哩!自从王泪发售之后再也没去跑过步,心想每天在海拉鲁蹦蹦跳跳肝任务已经很辛苦了,其他方面当然是要给自己一些劳逸结合的机会啦!(这么一结合一个半月就过去了(。感觉真是很不妙!

之前定的喷塞联动钥匙扣到了!我终于不是那个偷偷羡慕同学书包背影的小朋友了(没办法我就是这么幼稚!)给画画的包上挂了力量派,希望自己的动态能充满力量 :douni_tushe: 给日常上学的包包上挂了勇气派,因为上学真的很需要勇气(??)但是智慧派的小挂件一直没想好挂到哪……大概是因为我的生活方式过于缺乏智慧以至于自己都没有信心能够得到属于智慧派的祝福了 :cdko_sleepy:

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野炊越玩越催眠 马骑着骑着眼睛就闭上了 山爬着爬着又困了 :cdko_sleepy:

呃啊啊啊中午光顾着打游戏没吃饭 现在心脏好难受又好想吐(真是要玩不要命哩 :cdko_sleepy: (这一定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怎么会有我这样的人! :acnh_gaston:

看到象上讨论无授权训练AI ( bgme.me/@Camus/110607855459201 )。除了对创作者的伤害,我还想补充一下对使用者来说也并不总是获益的。

这里需要先绕个远路,引入一个考古学的概念"Provenance"。它指的是一件物品从制造/挖掘出来后的*所有*转手过程,e.g.在哪里/什么情况下制造/挖掘的,被谁买了/卖了,什么时候被什么人修复过等等。完整的信息链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物品的意义要在context里才能得到解读,年代也往往需要context才能推断。同一件物品在墓葬里出土和在城市遗址里出土(以及在城市的什么区域)、在不同地域的墓葬里出土、在不同墓主身份/性别/地位的墓室里出土,指向了不同的解读方向,对后人分析当时社会的各种形态风俗品味非常重要。甚至是修复痕迹也能透露当时的技术水平/理念偏好。所以考古学家和艺术史学者对各种让信息链断裂的盗挖和黑市深恶痛绝:物品的“舌头”被切去了,它虽然存在,却无法完整发声。

回到现代的信息交流语境,数据的provenance对于理解和分析数据有着类似的意义。Data需要metadata (直译就是“关于数据的数据”)的帮助去“说话”。举个简单的例子,“研究指出,吸烟对人的影响blablabla”这个信息,当它的生产链里出现了大烟草公司的身影时,读者会产生警惕;当它的传播链里出现了以假新闻/扭曲事实出名的网站平台,读者也会产生警惕。数据的credibility和provenance是相关的。

但生成式AI彻底破坏了数据的provenance。如果说人类写作不做明晰的引用让数据溯源变得艰难(象上之前有过相关讨论),那么生成式AI让溯源变得根本不可能。

同样危险的是新一代semantic AI模型的不透明性。研究AI的社会学者Mona Sloane在“AI’s (un)Stable Diffusions?”圆桌讨论上提到招聘人员使用电脑方式在过去十来年的转变:之前是通过关键字的组合来筛选简历,招聘人员需要将职位要求“解释”/interpret为一系列关键字的组合。他们需要学习如何选择关键字、组合关键字,在使用这项技术中可能会出错,但检查起来还是相对一目了然的:哪个关键字可能出问题、哪个组合方式可能不对。但改为自然语言输入后,检查变得不可能了。AI接过了“解释”工作,而解释后被执行的指令不再像以前的关键字组合那样可以被人类清楚理解。换句话说,人类不清楚自己的话被怎样“理解”了。当semantic AI涉及歧视偏见(或者仅仅是错误),它更难被监察/发现/修正。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是semantic AI涉及的“语言歧视/霸凌”。这个概念有一点复杂,但可以用一个人类语境来作为跳板:试想一下,某个人不会说普通话/说的普通话带有明显的口音,假如ta又不是外国人,那么ta在大陆会有怎样的遭遇?在与semantic AI,如ChatGPT,对话的过程中,如果使用者并不是一个说“标准语言”的人,会发生什么?一种可能的情况是ta会被反向训练自己的语言,去靠近所谓的“标准语言”,而以英语为例,“标准英语”=精英白人的英语 (Mike Mena在水管上有一期专门聊所谓“标准语言”的,链接放在结尾)。另一种情况是同一个圆桌讨论上另一位学者Beth Coleman所观察到的mirroring effect:当使用者用“不规范”的语法或“不标准/主流”的表述方式和AI对话时,AI的输出会更明显反映出模型的训练数据提供者的画像(偏好/偏见/立场/信念)。于是也完全可以预见,AI能像它的数据提供者那样对某些人群施加伤害。

那么,是什么样的人的话语出现并被保留在了互联网上?什么样的人的话语被AI公司主动打包/爬取了?什么样的人的话语是AI公司认为“不合格”而剔除出去的?AI让什么样的人被更加边缘化了?

双重的不透明性(provenance缺失和模型本身的不可解读)叠加后还产生了第三重危险:无法追责。被它不公正对待的人将比以前更难要求正义。

Mike Mena | Debunking "Standard" Language
youtube.com/watch?v=h6JtmMAvf1

野炊来个串 

终于找到了!游戏两百个小时才知道原来塞老师在林林怀里哭过!这两百个小时我都在干啥啊(。 :blackcat_zhua: (确实算是对主线任务进度完全没有追求的人了!

显示全部对话

糟了,玩了几百小时泪和炊现在喷喷里路都不会走了,今天打开喷的理由甚至不是因为想玩而是只想做NSO任务,我要反思!(任天堂也最好反思一下为什么自家游戏之间按键差别那么大了啦! :kirby_song:

野炊来个串 

真想把野炊的神庙都找齐,但我已经累到动弹不得了—— :cdko_sleepy:
拔完大师剑又多逛了几个神庙集齐了一排心心之后去找加侬了,但我真的很擅长关键时候掉链子!好几次把人打到血皮之后突然又不会盾反了,看着血条反复横跳就是到不了底已经急得像个呀哈哈一样躺着扭来扭去了!还是靠重新加载好的达尔克尔帮我把最后一次的盾反做了 :blackcat_han: 和一周目普通档一样这次也没有找齐回忆(?你怎么回事(之后的树林我真的找不到 :kirby_xinsui: 也不想找攻略……整个海拉鲁那么多树!我怎么知道这是哪片林子的树啊,等我啥时候想起来挨个去一遍驿站看看哪里有画画老头的提示吧……
(打完公主问我记不记得她,听到这台词我就想该不会是因为我回忆没找齐所以失忆的样子很明显,被看出来了吧 :blackcat_zhua: 等我找齐了回忆进度高一点了一定再去一次……
打完一看任务数据和进度百分比,才发现这次找完四神兽还没有去和英帕汇报,完全想不起来这个人哩!之前打王泪就是不想去找她……因为角色设定感觉很像严肃的长辈,很担心人家骂我(?这是什么东亚创伤啊)找了两个贤者才去驿站第一次和她碰面,还不小心把人丢在热气球上自己飞下来了……因为实在是不太想做她的任务,最后龙之泪都找齐了才去忘却神殿,还是为了做三大泉水任务顺路去的,才发现原来龙之泪位置早早给了场景地图模型提示(。不过只要飞到天上其实也很好找……这一点真的比野炊对着图片找场景友好很多!

显示全部对话

[课程文本翻译] 莎士比亚的语言这么难懂,怎么回事? 

原视频:youtube.com/watch?v=w4dHoDsCGh
讲课人:Richard
下面是原视频前三分钟的中文听译:莎士比亚的语言这么难懂,怎么回事?
“我决定从威廉·莎士比亚开始讲起。我记得,有个学生曾经怎么都不能理解莎士比亚。我问他,怎么回事呢?他说,他读莎士比亚的时候,感觉就像在拿脑袋撞砖墙。他的感受,也是许许多多第一次阅读莎士比亚的人的感受。我一直觉得这个比喻很有意思:砖墙。这比喻令人回味,令人感同身受,我第一次在高中读莎士比亚的时候,也是这种感受。莎士比亚的语言就像一道墙,坚硬,难搞,是阅读时的阻力,令人不知道如何下手,甚至令人感觉语言本身充满敌意。它让人没有办法看到墙另一边的风景。”
“我常常对学生说,尤其对大一的新生说,是的,莎士比亚的语言是很难的,并且很坚实——如果不是这么坚实,我们也不会在这么多年以后还在读他,所以,你的感受是有道理的。大部分教莎士比亚,读莎士比亚,演莎士比亚戏剧的人,都会觉得它难。因为它确确实实难。现在,你就像在努力推一堵墙。如果你用蛮力,是推不动的,你没法把墙推倒,它修得太好了,你不能从墙头翻过去,你也不能在沮丧之下,拿炸药把莎士比亚炸了。”
“试试换种方法吧。”
“试试不再推墙,而是选一块墙砖,把它抽出来。”
“你会很惊讶地发现,墙砖之间的联系并不如你想象的紧密。现在,仔细观察一下这块砖,它的图案精致吗?它和其余的墙砖搭调吗?失去了这块砖,剩下的墙会有点晃动吗?现在,再干点坏事,把这块砖打碎,砖里面有什么?有稀奇的东西吗?有你想进一步探索的东西吗,有宝藏吗?”
“我讲了这么久神神秘秘的哑谜,我应该为此向所有正在看这个视频的人道歉。我不是要像莎士比亚一样讲聪明话!我用了个这么长的比喻,因为我发现,让学生改变他们接触莎士比亚语言的方法,真的很有用:阅读的时候,有选择地阅读。”
“从小的东西开始。选择一个词,一个比喻,一句修辞,一行舞台相关的指导。寻找对他们来说,有趣的东西。只要你发现了一个小点是有趣的,你就开始上道了。这样一步步走下去,你的细读(close reading)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顺便一说,我刚才撒谎了。上述对话不是在我和一位学生之间发生的。我当年,其实是那个学生。而当初这么教导我的人,是我的高中老师,他是我见过最有才华的老师之一。因为他,我永远改变了我对莎士比亚和语言的看法,也是因为他,我才能有幸在这里给你们讲课。”

动不动就拿我要先走了这种话来表达不满的人实在是太幼稚哩 谁管你走不走啊有话直说啊 靠这种话暗示别人行动去维持氛围实在是太尴尬了……(在说室友 :kirby_song:

显示更早内容
Monado

Monado 是一个以任天堂为主、面向全平台游戏的、非营利性的中文向社区。在这里,你可以畅所欲言一切和游戏有关的东西,包括但不限于游戏日常、心得、感想、同人等;当然,吐槽自己的生活也完全没有问题。请在遵守所在国家或者地区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自由的使用。 镜像加速节点: monado.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