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清扫猎人协会支部的极地员工,在协会档案馆偶然找到了一本文件。
它是关于化石的讲义,还是学术会议的账目?极地员工翻开小册子,发现这是某个无名年轻人的笔记。在笔记中,夹杂相片、涂鸦、票据、剪纸和漫画,亦有生物速写、图像日记和轶闻,它们记录了自1987年起,一对有趣的猎人师徒在沼泽、密林、平原、遗迹和数不胜数的自然生物之中的云游。
笔记本的扉页上写着标题:《鲁鲁卡东岸的自然生物》。
经协会特殊授权后,极地员工将该笔记内容进行分享!来自该员工附言:内容非常好玩,每次阅读都情不自禁地露出特大笑容
【淘宝】https://m.tb.cn/h.gf991FjeL1h53cz?tk=y7fQWyH9gHC MF3543
点击链接直接打开 或者 淘宝搜索直接打开
【代理店铺名称】 蠢猫制造
小时候经常听到那种励志故事,什么罗丹考了八次美院呀,谁谁身残志坚呀,总结一句话就是要有一种契而不舍的品质。
听到这种故事一般所期待的反应是:人家那么难都可以,我一定也可以。
其实这不对。
每件事情带来的难度在每个人心里造成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说实话,这些年常听到有人对我说“你的承受力你的capacity好像比一般人大一些,我在你的位置上就要崩溃了。”其实不是这样的。我能坚持下来是因为我没感觉到你所想象的那么痛苦和困难,而且我做起来还觉得津津有味。考八次美院的虽然有苦但可能乐在其中,身残志坚的(我好讨厌这个词)可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建立一种自我价值感,也是乐在其中,所以才能坚持下去。
契而不舍本身是一个动作,但背后要有足够的动机,动作本身无法成为动机。我现在越来越不相信吃苦耐劳和坚韧不拔是可以要求来的一个品质,人的天性都是趋利避害,一定是甜头催人往前而不是苦头。
我不会要求我的小孩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我自己都不能做到。但是我要给他们足够的爱,让他们遇到磨难的时候知道还有比磨难更好的东西成为他们活下去的理由,我要给他们天堂的向往,让他们知道在地都是暂时的而且也可以在地如在天,我要给他们愉悦的记忆与和追求愉悦的途径,要教给他们欣赏简单平凡生活里的小确幸,我要尝尝赞美他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我相信这些都会是让他们遇到磨难却不感觉到那么痛苦的原因。与其要求他们忍痛,我会帮助他们提升痛阈。
喜欢以前崔卫平文章的标题(要多少好东西才能成就一个人)。我相信一个人“身残志坚”不是因为残就自然有志,是因为有爱点燃他的志。当一个孩子为一道简单的数学题无比挫败自曝自弃的时候,他缺失的是自信、安全感、自我认同,否认他的痛苦而要求他坚韧不拔,会带来更多的不安全感和自我否定。认同连接他的感受,全人全身心的赞美肯定帮助他建立自信,一次失利就不显得那么大,他自然会有勇气再试一次。
反正我现在是这样想的。
冷静下来,再次思考苹果的生成式 AI。
AI for the rest of us.
谁是 the rest of us?我不介意自己的手机里有一些 AI 功能,甚至运行着一个 LLM,但我也不希望自己花了时间和感情写的文章、拍的照片、唱的歌、画的画,被用来训练模型。在 the rest of us 里头,有属于「我」的位置吗?
苹果说要尊重「使用」AI 的人的隐私,这很好。光是有这样的立场,哪怕是表面上的,都已经比别的 AI 公司要强了。
但是,「被使用」的人的隐私,又该何去何从?
苹果沉默了。因为任何话语都无法忽略,任何生成式 AI 的本质,这个概念的整个存在,就是以掠夺为前提建立起来的。没有预告的,无法事前退出的,甚至是否发生了都难以得知的,掠夺。
这是我想要的 AI 时代吗?这是我想要的未来吗?
Apple Details Its AI Foundation Models and Applebot Web Scraping - MacStories
https://www.macstories.net/linked/apple-details-its-ai-foundation-models-and-applebot-web-scraping/
速写了一篇关于RSS订阅二三事:
https://gregueria.icu/posts/all-about-rss/
内容有:关于我为什么要用RSS阅读,我使用的阅读器安利,我如何获取订阅源。
作为操作举例我还写了很详细的关于怎么订阅Lofter的Tag的方法,以让大家避免进入这个垃圾网站阅读同人文。
宅宅出拳串
今天也去拳馆啦!是久违的教练A在值班,最近因为去的时间和以前不太一样,能够遇上他的机会变少了很多,感觉有点可惜!毕竟他是唯一一个有指导我一些宝宝级练习的教练,人家刚刚开始真的很需要这个嘛!今天的强度因为是宝宝级练习所以强度也很温柔,希望不会因为体力消耗过头影响后两天的出门 虽然每次都是那么希望的,但是自己对自己身体上的感知和预判真的很没有谱……周六的时候也是本来感觉没有什么消耗,结果到了周日还是忍不住躺了一天没有出门
明明听说运动可以让人对身体更有觉察和意识,怎么自己还是觉得身心状态每天就好像抽彩票一样琢磨不透……
今天的练习里感觉到自己的动作变得稍微连贯了一些,很多时候从手上的动作换到脚的时候都不用像之前那样想那么一两秒该动哪里了!教练A也表扬了说出拳的动作有进步!开心!
今天也遇上了周六的时候的那个卷毛大叔!大叔还蛮可爱的,今天指导了我用膝盖踢沙包的时候的动作!原来应该用膝盖上方的大腿上的肌肉的位置去接触沙包,而不是用膝盖,我还以为练习叫用膝盖就是字面意义上的用膝盖去敲呢,难怪我会痛诶!原来痛就说明自己的姿势哪里不太对,我还以为大家都是练得久了所以不觉得痛了哩
今天对上勾拳更加熟悉了一点,能理解用身体带动而不是单独挥动手臂的感觉了,这一点好像也是周六的卷毛大叔教的!不过有些时候还是觉得踢的时候用身体带动肢体有点复杂,没有很理解那种感觉!希望以后能够更明白那样的感觉
说起来今天在公园里写宅宅学习笔记的时候,有小蝴蝶停留在了身边的书包上,近得能看清它翅膀上的破损,有一点替小蝴蝶伤心(?)顺便分享照片!
读了《动物井》开发者Billy Basso的访谈,他讲述自己如何花费5年时间独立完成这款游戏的编程、美术、音乐和配音等全部的一切,再用2年招募同伴进行打磨和宣发。真的很感慨,也坚定了一些信心:如果我用5年坚持做一件喜欢的事,我未必不能做得更好。
分享给各位仍在踌躇之士,半为激励,半为自勉。
@board
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5035048444493989?id=2309405035048444493989
在b站刷到一個學建築的女孩的視頻,看哭了。她說因為自己沒住過正常的房子,家裡在城市開個小店勉強維生,一家人就住在店鋪店樓上,她畫的房子設計都很醜,老師給的分也很低。
akira太感同身受了。
akira剛開始做全職的網文作家時寫過校園瑪麗蘇小說,然後就被很多人吐槽一看作者就沒過過什麼有錢人的生活。akira那時基本不和讀者交流的,大家說這種話akira也只能一笑置之,就是沒做過有錢人啊,幻想和實際有差距太正常了,瑪麗蘇小說本身就是一種fiction。
後來akira不是那麼窮了,到了日本之後,因為一些契機喜歡上音樂和藝術,也沒少被嘲笑過品味不佳。但是那又怎麼樣呢,我的人生大半都是在垃圾堆度過的,大眾向的藝術對我來說已經很美味了,我不是不能學習和欣賞所謂更加「高級」「前沿」的,但是藝術sense恐怕是刻進我基因的東西,我就是那種所謂的「下沈市場」。
我倒要問問為什麼我從小沒有資格和條件獲得和這些罵我的人一樣的學習音樂和藝術的機會。
我都沒有因為藝術世界對我不公平而放棄藝術,你們又有什麼資格來阻礙我學習和創作。
我为平静的生活做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