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这个关卡的节奏我觉得很有问题!开头花3分钟打完4/5的血然后剩下那1/5靠躲避找空隙慢慢磨15分钟也磨不完 :kirby_xinsui: (手很酸

显示全部对话

【碎碎念】 

忍不了还是喜欢这篇喜欢得不得了,尤其是结尾……前面剧情还是有点平但这个结尾真的妙得不能再妙……这么棒的作品居然还有人骂 :0b11: 所有乱喷作者缝合怪抄藤本树的没品东西够了吧,抓个新人就像树就连朱野江美也说学树,只知道树的小鬼看啥都像树 :0b11:

視覺效果太強了……第二次看才發現有劇情。

幕後花絮有解說是用25組人來拍的。

親情啊。從親暱到彆扭,拉開差距到獨立,大家走的都是同一遭。

是怕連中間比較親近的那一段都沒有就結束了。

youtu.be/lseiJCAiF_o

来个密特罗德prime复刻串吧! 

看了看攻略,攻略说要耐心,多用炸弹(?

显示全部对话

来个密特罗德prime复刻串吧! 

在打龙了但是打不过!(。前面都很顺利但每次到最后五分之一的血量就打不动了…… :cdko_sleepy:

显示全部对话

来个密特罗德prime复刻串吧! 

不要谜语人呜呜呜呜呜 :kirby_xinsui: 收集任务描述太抽象了我不懂!

显示全部对话

之前去看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结果因为迟到错过了开场,当时还很困惑,这俩人之间干啥了,我错过了啥怎么突然就有矛盾了,今天特地把开头找来看一看……发现其实也没错过什么……但是因为错过的这一小段让我以为我错过很多,结果在那场电影里面好像意外收获了加倍的困惑,就是特别能带入其中的困惑村民的视角…… :kirby_song:

来个密特罗德prime复刻串吧! 

然后想起来自己忘了扫描那个boss……收集要素没哩 :cdko_sleepy:

显示全部对话

来个密特罗德prime复刻串吧! 

打完拿的衣服的黑色配色有点好看!感觉这整个游戏确实是配色越升级越好看……初始那个红黄红黄的麦当劳配色实在是有点不行……

显示全部对话

来个密特罗德prime复刻串吧! 

放了快三周没打,今天晚上不想做事还是把ns拿起来了!一次就很顺利地把那个大海盗打过去了,我怀疑是不是失败几次或者太久没玩就会有降低难度的机制让游戏变简单……也可能是运气特别好呢(? :cdko_sleepy:

显示全部对话

一些废话一样的心得 

昨天画的时候不是很专心,一边画一边偷偷瞄隔壁的同学,虽然角度不是很好看不到啥,但意识到一件很重要的事(并不重要),原来大家画着画着也会觉得累的,只是我之前没怎么留意别人,觉得是自己太菜了才会觉得累(当然确实很菜啦)。三个小时下来,虽然在最后一张的时候经历了数量上更多的练习和实验,但是因为疲劳和稍微期待结束的心态,所以收尾那张的视觉上未必有中间时期的顺利和整洁……(当然,像我这样因为累过头心态崩坏开始往画纸上画漫画涂鸦的可能确实没几个……
另一点开心的是,昨天削了个碳条玩,感觉确实比没削的时候要涂着舒服多了,用条画起来感觉一笔勾出粗细变化的瞬间实在是有点爽(又开始乱整一些没有什么用的笔触变化(。

显示全部对话

开小差又在想为什么今年没有ns新机型,是时候更新换代哩!!为什么没有新机型和王国之泪一起出啊,还有朋友安慰我说什么到时候也有限定机出,就换个皮有什么用啊!不就是手游换皮那一套吗还真能当回事的吗??说实话就算是很心动的限定也确实不想在明后年可能有新机型的情况下冲……想想就有点气(。感觉这人跟老任合伙一块忽悠我呢(。 :cdko_buzhong:

机缘巧合开始研究系鞋带的不同打结方法,因为普通的蝴蝶结有时候很容易开,发现了这么个网站:fieggen.com/shoelace/knots.htm
感觉很有趣!这些系法我可以每天系一种!今天试了 Ian's Secure Shoelace Knot,确实很 secure,整天都没开,而且很简单,也符合直觉,怪不得被标记为“Recommended!”

显示全部对话

Jeanne Dielman, 23, quai du Commerce,1080 Bruxelles 

2022年又一个十年Sight and Sound投票新鲜出炉的影视最佳影片,怎么投出一部女人拍的后现代主义作品啊,很多人要跳了我是喜闻乐见反正 :0360:

光标题就很完美,一个字都不能省略。可以放进画廊的contemporary art. 有哲学概念并且从文本、镜头语言、结构创作都体现了概念,对时间的运用没有废笔,观众像在看画,又像藏在墙里。作为一部女权主义作品,各个层面上的解构是无敌的,琐碎重复的家庭生活是如何构建的,女人如何被男人使用,谁在制造这种生活,跟时代的相关性大概能贯穿此片前后100年,因为人类还没解决性别的问题,观众的反应会一直是创作的一部分。

这部电影实在太好了以至于大部分影评(男的写的)都很抗拒用“女权主义”形容这部电影,但我不知道怎么会有人看完觉得这不是一部女权主义/女权主义作品(feminist film)。200分钟的电影讲一个寡妇的三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做家务。灵感来源是导演家里的女性,里面的ritualized的生活方式非常的Jewish,当时参与拍摄的90%的工作人员都是女性。机位固定在正中央光从上面打下来,画面足够框进做饭洗碗铺床需要的空间便不动了。大家习惯了从男的的视角看东西,电影都是男的拍的,male gaze讲得很多,但什么是女性凝视是很难凭空想象出来,而让娜迪尔曼是一部“洗碗和杀人同等强度”的电影。女人没有被从不同角度拍摄切割剪辑,观众被迫观看日常最不重要的活动的全过程,不管你觉得无聊还是引起舒适,这是很多女人的一生。

电影里的女人和男人都是极度简化的,简化成了象征,丈夫在床头相框里,儿子每天吃饭和母亲基本上没交流,开始嫖客们进出只有身体部分没有头,女主大部分时间坐在桌子前只能看到上半身。即便是这样翻看一些(男性)观众的评论仍有一种偷窥感被满足的感觉,也很喜欢讨论性高潮带来的失序,所谓凝视。问题是我不知道一个观众要如何观看这部电影而不照映到自己。里面的儿子仿佛是个婴儿,母亲为他活,桌上有食物瓷器里有钱是理所当然的,钱是从哪来的没必要问,男的不承认自己参与了剥削,我还什么都没获得呢怎么就剥削了,大多数人只是顺势而为的缄默,在电影里很刺眼。很有意思的是儿子和母亲偶有的一次对话却是关于性的,妈宝男本质上有伦理问题,作者轻轻给你点出~

女主既是母亲,一个默默付出的仿佛没有性别无限给予的圣母,也是妓女,除了能提供性之外什么都不是,这个设置不是巧合,第二性讲的所谓物化。这部电影太会用时间了,女主独处的时候那种难捱,氛围一层又一层叠上去,最后的最后她终于能坐下来,静静地感受失序和崩塌,终于有一刻属于自己的时间。有条件去看这部电影的女性包括我自己,都不会过上女主那样的生活,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有特别强烈的cultural phobia,但这种恐惧恰恰也是作者创作的一部分,里里外外拷问男性也拷问女性。激进女权主义讲个人的即是政治的,如果还有很多人在过这种家庭生活,你要怎么别过头去?

回家路上听见呜啦呜啦的消防车,听着听着突然声音有点微妙的不同,突然觉得有点怪,扭头一看原来是在短暂停歇的鸣笛间隔听到有个小孩在跟着消防车叫……叫得真的像!!消防车响的时候两个声音一起完全没有违和感 :cdko_big_head:

刚刚走在路上隐约在树枝后面看到了过山车……心想他们居然在市中心建过山车了,太强了怎么想出来的又怎么在我没注意的时候偷偷建好的,谁知道我只是一个恍惚把几个飘起来连成常常一条的旗子看成了过山车,又把边上建筑的框架看成了过山车的架子 :cdko_sleepy: 要是真有这样的过山车也太浪漫了,我也想每天上学放学顺便坐一趟过山车 :douni_tushe:

本人亲测了一下GPT-4。
我 很 难 形 容 我 遇 见 了 什 么 怪 物。
我从头到尾没写一行代码,没debug过任何一处,直接口述需求,然后GPT-4就直接做出来了。每次都符合需求,而且每次都描述和解释出具体修改了什么位置、什么变量,原因是什么等等。

以下对话全部为中文翻译,这里只做概述:

显示更早内容
Monado

Monado 是一个以任天堂为主、面向全平台游戏的、非营利性的中文向社区。在这里,你可以畅所欲言一切和游戏有关的东西,包括但不限于游戏日常、心得、感想、同人等;当然,吐槽自己的生活也完全没有问题。请在遵守所在国家或者地区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自由的使用。 镜像加速节点: monado.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