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好讨厌我家里人什么都说你来决定然后全部否定……其实心里有想选的是然后非要别人帮自己提方案……这不就是国内领导经典操作嘛 :cdko_guilty:

感觉就是和周围的人进行trauma informed的对话太难了,我说一句你这个回复我认为不合适,对方就开始反驳难道你觉得我是专业的吗。呃,我也不是专业的啊,但是能意识到什么样的回应是尊重对方过往的经历、尊重个体的决定和意愿、也不去强加判定、考虑对方的感受和需求的,这个事也不需要什么专业知识吧!
不好意思忘了这种事对于健全人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cdko_relaxed:

「讓台灣回到曾經多語、多元的社會」是芋圓字典的理念。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當我們失去一個語言,一個文化也會加速凋零。眼看當下台灣的本土語言以飛快的速度從這塊土地中流失,不驚讓人擔心台灣人引以為傲的多元文化是否也會在不久的未來成為過去式?

我原本是一個不太會講台語的人,但自從三年前接觸台文之後台語能力大幅提升,因此下定決心要推廣台語文,幫助像我一樣的台灣人把母語講回來。而芋圓字典是我為了實現理想所跨出的第一步。

芋圓字典支援華語查台語詞,沒任何台文基礎的人也可以輕鬆使用。另外芋圓字典也搭載了全新的遊戲功能,幫助不會台文的人無痛學會台語羅馬字。如果你對台語文有興趣,一定要下載來玩玩看!

App 下載(iOS):apps.apple.com/tw/app/%E8%8A%8

邊摸邊工做了一整天ppt,分享我認為最實用的內容之如果大家要在中國尋求心理諮詢或治療,哪些客觀履歷能提高你選擇的心理師的靠譜率,以及在醫療機構和高校使用專業心理資源的其他注意事項 

風險提醒⚠️丰满的履歷並不意味著你們未來的工作一定會順利且有效,請以自己在諮詢中的感受為第一標準

是否受過系統的心理學/心理諮詢訓練
>擁有心理學專業學歷
>參加各諮詢流派的長程培訓,以及危機干預等專業技術培訓
*可以詢問心理師對多元文化/社會正義/女性主義等取向的看法

是否拥有相关资质
>二、三級諮詢師證(由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組織考試並認定,已於 2018 年取消)
>初、中級心理治療師證(由國家衛健委組織考試並認定,需醫院為職工申請報考,並由衛健委審核是否符合報考資格,如學歷條件,工作年限等)
>註冊助理心理師、註冊心理師、註冊督導師(由中國心理學會組織評定,對申請人員的受訓經歷,工作、督導及繼續教育時長均有要求)

是否連續、穩定地接受督导   

在醫療機構需要注意的事
>心理治療師在中國醫療體系中屬於「醫技人員」,不具備診斷和處方權,如果有治療師向你表示:你可能是xx症/可以用xx藥/目前用藥可以做xx調整,不用聽從,除非這位治療師是醫師兼任的
>心理治療師早年報考審查並不嚴格,幾乎是只要報名就能考的程度,所以在一些醫院,治療師是由護師或醫師兼任的,但也不乏潛心該領域、能夠勝任的人。公立醫院招聘心理治療師時會嚴格限制專業只是近十來年的事,但現在都會在線上掛號系統中寫明專業和職務了,如果在意可以避開
>如果您在規模稍大、會接受在讀研究生實習,以及獨立執業咨詢師進修的專科醫院或綜合醫院住院治療,有權拒絕實習生和進修咨詢師實施或旁觀治療
>你的就診記錄會由精神科醫師記錄在門診病例和醫院系統中,但治療和諮詢內容不會

在高校心理健康中心需要注意的事
>高校心理健康中心的諮詢師通常由「本校心理學院教師」+「隸屬於心理健康中心的專職諮詢師」+「校外兼職諮詢師/治療師」構成,是否公示所有咨詢師履歷因校而異,但可以在預約時提出需求(如指定性別和流派等)
>通常情況,每名學生每學期會有8-12次免費諮詢額度,特殊情況可增加次數。不同學校有細微差別,具體可詢問諮詢師
>令人遺憾的一點,中國高校心理健康中心的保密工作整體較差,會不會報給輔導員和監護人,暴露到什麼程度幾乎全憑咨詢師的勝任力和良心,尤其涉及自傷/自殺/濫用/有就醫記錄和診斷的情況。如果你在意這些部分,可以在闡述自身真實情況前談論該部分,保密和暴露風險及後果本就是重要的工作議題。即使咨詢師決定將你的一些高風險行為報告給學院,也應在事前告知、並與你討論相應的後果

在高校可使用的其他免費資源
>如果你所在的高校有心理諮詢方向的碩博培養點,可以關注由學生提供的免費諮詢,但通常只接受一般心理問題者,同時也會受本院擁有督導資格的教師全程督導
*可以考慮關注同城其他高校的心理學院發布的此類信息,這樣至少不是暴露給自己學校的⋯⋯
*也有一些學生會帶tag在社交平台招募來訪,相應的,各方面風險都會比較高(勝任力/信息安全之類)

暫時想到這些,如果想到其他的再編輯補充
@board

听特定声音 1 分钟即可缓解晕车症状 | 100hz sine tone online

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发现,人类双耳暴漏在特定声音的纯音环境下 1 分钟即可缓解晕车症状。

这个特定声音定义如下:

- 100hz
- 60-65 dbA (洗衣机工作声音或咖啡馆环境音大小)
- 正弦波

为此,我做了一个网站,点击按钮就播放 100hz, 正弦波的音频,并且带计时器,晕车的朋友欢迎使用并反馈是不是有用。

论文地址:jstage.jst.go.jp/article/ehpm/

100hz 音频网站: 100hzsinetoneonline.1link.fun/

同步发布在了公众号 521link 上,欢迎关注阅读。

#1link1day

整理一下对我自己来说会有用的,快速缓解情绪的方法,也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小秘方:
1.仔细地洗个热水澡
2.找棵树,坐下来认真观察它
3.数呼吸,用478呼吸法,4秒吸气,7秒闭气,8秒吐出,或者就是长长地叹气
4.拿张纸乱画,画满,我最常做的是画同心圆,然后用各种符号一圈圈填满它们,曼陀罗画法
5.蝴蝶拍,双手交叉,左右手交替在胸前拍拍自己
6.泡杯茶,走到窗边看着天空,慢慢喝
7.放音乐,随着音乐自由地晃悠
8.摸摸小猫,观察小猫,和小猫玩
9.和claude聊聊,和朋友闲聊发梗图
10.整理桌面,做一点点家务
11.下楼去逛菜市场
12.用被子把自己包裹起来
13.给自己5分钟时间,自由地写下脑袋里冒出的任何想法
14.打开相册重温红心收藏的照片
15.计划下一个假期要做什么
16.渐进式肌肉放松
17.给自己做一顿饭,不想做时点个外卖
18.哼歌,大声唱
19.一手放在胸口,一手放在肚子,感受手心的温度和心跳,想象内在有一团温暖的光
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别责怪自己为什么难受,validate你的情绪,别驱赶它 :blob_cat_snuggle:

真正的安全型 attachment,不是“当我和你黏在一起的时候我很开心”,
而是:“当你和我冲突、脱轨、对抗、混乱的时候,
我依然不会 panic、不会 shut down、不会崩坏我们。”

↑exactly,我现在是这样的安全型,从前我是做不到的。当我是dismissive avoidant的时候,我一点也不panic,我只觉得对方有什么大病,爱咋咋滴关我屁事,然后直接shutdown,乃至是有passive aggression存在的。

抱歉,我在不想做当下该做的事情时就会随机评论tl上出现的网友,也不管人家跟我熟不熟说的话跟我有没有关系 :catto:

最近出去玩了!在吃饭的地方偷了餐巾纸借了笔画画,画得很开心! :cdko_revel:
(结果去了一趟洗手间回来发现我的小废纸被当作垃圾扔掉了 :cdko_cry:

生成式AI剛出現時,有人感嘆過怎麼不先發明家務機器人。我的理論是父權制不承認家務勞動的價值,也就沒動力去投資「沒價值」的項目。生成式AI試圖代替白領的工作,因為這些工作的價值是被承認的。上野千鶴子寫過《父權制與資本主義》,也許可以新添一章叫父權制與資本主義與AI。

@board
十分诚恳地请求各位在香港澳门有过长期居住史的各位象友给我推荐一些正宗的餐馆、旅游景点(山海寺庙等等) :0180: 这会成为本人去加班干活的唯一念头

@hymnofcourage 具体可以看看严艺家的这则科普哦,心理创伤发生后最好立刻去玩游戏或者找人倾诉,可以减弱伤害 weibo.com/1689583854/482815150

冷知识:1995年俩英国邻居在闲聊时发现对方有同样的爱好,并且感觉非常尴尬,为什么? 

这两个是猫头鹰爱好者,最近开始学猫头鹰叫,并且期待野生的猫头鹰能够有回应。

结果就是两个邻居用猫头鹰的叫声交流了几个月,彼此还不知情,直到邻居闲聊时才发现。

这片区域压根没有野生猫头鹰。

笑疯了,这真的好像某种浪漫爱情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代一下cp。

继续家庭泥 

唉唉唉 家里人说一直呆在家里很难受,但就是出去了几天我已经觉得我要去了 :cdko_faint: 菠萝菠萝动不了一点 :cdko_aaaaa:

最近对 smoothie 很感兴趣,所以在这条嘟文里记录一下我看视频学到的 smoothie 小技巧:

1. 组成:纯水果做的 smoothie 确实好看又好喝,但糖巨高啊!我总结出的一个基础公式是:水果 + 蔬菜(绿叶菜如 baby spinach、花菜碎、甜菜根)+ 脂肪(坚果酱、牛油果、椰子奶油)+ 液体(水、果汁、牛奶、植物奶、椰奶、酸奶) + 补剂(奇亚籽、蛋白粉、胶原多肽),但不用每次都必须包含所有类别。口味上,可以选择两种食材分别构成主要味道和次要味道。

2. 口感:smoothie 中的口感比口味更难以琢磨,但或许更加重要:没人会想在大热天喝一杯温不溜又 chunky 的 smoothie 吧。Smoothie 口感中最重要的是冰凉、顺滑和合适的流动性。冰凉可以通过将食材保持冷却、加入冰块并调整搅拌机中食材的排列方式以尽快完成搅拌达成。为了让 smoothie 顺滑,我们需要加入乳化剂(虽然在这里用得似乎不是很严谨),比如香蕉、牛油果、椰子奶油、希腊酸奶。而我们可以简单地调整 smoothie 里液体的量来调整 smoothie 的流动性。

3. 水果,冷冻的更好:冷冻的水果不仅可以向 smoothie 贡献宝贵的冷量(?),还往往比所谓“鲜”水果更加新鲜,还更便宜,还即拆即用不需要预处理,还不会有果皮里的果胶遇到乳制品凝固的问题...冷冻水果在 smoothie 这个应用场景下,百利而无一害啊!(p.s. 如果有刨冰机的话,可以把冷冻水果直接做成超浓的水果刨冰。希望哪天能拥有一台刨冰机。)

4. 拯救棕色 smoothie:只要加入绿叶菜,氧化后的叶绿素就会让整杯 smoothie 变成令人没啥食欲的棕色。一个解决办法是加入冷冻红心火龙果或者甜菜(可能还有增强最大摄氧量的神奇功效)等染色能力超强的食材;另一个方法是在杯壁上用希腊酸奶或者椰子奶油之类的粘稠食材画上挂壁,再撒一点蓝螺旋藻粉之类的炫酷食材,能有油画一般的视觉效果。如果你有两种密度不同的液体,或许也可以做出熔岩灯一样的视觉效果。

5. 优化流程:搅拌机的刀头的螺纹可能和很多东西兼容:梅森罐、花生酱的罐子、酸黄瓜的罐子...如果正好有兼容的罐子的话,前一天晚上将食材封装好在罐子里,拧上刀头,第二天早晨直接旋到搅拌机上开搅,再换上原本的盖子...这个操作流程太优化了,完美。

6. 从哪找食谱:网上当然有很多 smoothie 食谱,但一个意料之外而且可能质量更高的来源是那种 fancy 又精致的 smoothie 店或者订阅服务,比如 Erewhon 和 Daily Harvest。

7. 多探索!:Smoothie 各个组成成分的变化几乎是无限的,它们的组成也是。研究开发 smoothie 可以成为一段很有意思的旅程。

nytimes.com/2025/04/13/magazin

“Have we been thinking about ADHD all wrong?” NYT长文,很值得读,总结一下:

很多研究都显示ADHD不像之前人们以为的那样是一个二元的大脑发育异常,而是连续性的症状,确诊ADHD的人也并没有早期研究认为的biomarker(生理特征),确诊ADHD的人和未确诊的人的大脑扫描对比显示,两者之间的差异非常小。

把ADHD当做一个医疗状况的话,服药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是随着美国儿童和成年人确诊ADHD的人数持续升高,药物对服药人士的长期作用却无法得到统一的答案。针对服药的ADHD儿童的研究表明,服药可以在短期内极大地改善孩子的行为(表现地更专注,可以坐着听课等),但是对成绩则没有改变,即是,ADHD药物并不会对大脑的认知和学习能力产生影响;并且在36个月以后,服药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行为差异也消失了。与此同时,研究表明长期服药的ADHD儿童会比未服药的对照组平均矮一英寸,这个身高差在成年以后也有持续的趋势。

文中引用了很多服药和不服药的ADHD确诊者的经历,有些人可以因为大学选的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自然而然地变得专注,也有人认为药物帮助他学习无聊的SAT备考。如果说ADHD确诊者是因为无法(像别人一样)忍受无聊,那环境的变化对ADHD的帮助可能和药物是同等重要的。可是和药物的快回报不同,寻找适合ADHD大脑的环境需要探索、试错,而这需要ADHD儿童的家长、医生一起去调整自己对于ADHD的认识。

井起来了! 

我弃完游回来跑完了!看来睡觉很重要!打不过的时候先睡觉!

显示全部对话

井起来了! 

啊啊啊啊啊啊啊受不了了我弃游!再见!

显示全部对话
显示更早内容
Monado

Monado 是一个以任天堂为主、面向全平台游戏的、非营利性的中文向社区。在这里,你可以畅所欲言一切和游戏有关的东西,包括但不限于游戏日常、心得、感想、同人等;当然,吐槽自己的生活也完全没有问题。请在遵守所在国家或者地区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自由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