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搞各种创作类的爱好时,现在的互联网上总是充满了“你要提高技术”、“你要获得利益”、“你要提升品味”、“你要为特定群体发声”的发言。但我觉得太执着于这种想法反而会搞垮自己的精神?
因为平心而论我本人就是这种观念的受害者,毕业后工作时如愿进入了自己喜欢的行业(小说写作、游戏制作),但是我对爱好的热情反而被毁了……因为爱好被突然和技术、收入、受众反应挂钩,让我感觉遭到压抑而且思维受限,最重要的是这种观念背后的想法:你不能只为了自己的快乐维持爱好。你要改善自己、你要获得收益、你要广结人脉、你要参与政治、你要做出表率……这种念头的背后就是“你不可以只为了自己去创作和享受作品”,其实就是“如果做不到这些的话,那你就不如不做”。
结果就是我因此一直没能把我的爱好持续下去,不是说你不可以为了这些而去参与爱好,只是说如果纯粹把它当做投资的话,你就会发现自己陷入容易受挫然后放弃的恶性循环了:因为觉得无法获益所以不去做→一直没做,因此也一直没有因此获益→因为觉得无法获益,最后就没有做,如此进行下去……
我一直想要做得好、做得收支平衡、做得无人批评,结果就是我什么也没做出来,而且精神还越来越差。因为人不应该有那种错觉:觉得自己只要不做这件事,省下来的时间精力金钱和热情就绝对可以拿来做另一件事——我不该写这个无脑同人小爽文,而该省点力气,去准备写我想象中令我满意的大作。这种想法就像是在说“只要午休时候去送外卖,你就可以发家致富了”。我觉得人还是要先从自己的爱好开始入手,慢慢再考虑以后的事情。
总之,我录了一段视频来表达我看到a26主人公立绘的感觉,请欣赏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ik3YKEHr
@Rebornfish 我以前也这样 这种能力是练出来的,长线程工一个项目工得多了就越来越上手了,就跟写毕业论文一样,从开题到答辩起码横跨大半年,那么多工作要做没法一晚上完成的。看你的叙述感觉问题在于你把创作完全依靠激情驱动,那就跟发泄一样,发泄完了自然也就没有继续做的必要了…。要突破的话首先转化心态把它当成是一项工作吧!草稿大纲是第一大项,不同部分的细化是不同的小项,你要是真的做完过一次,就会发现每一部分都有很多挑战,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一点也不无聊,逐渐就不会把创作的动力完全依赖于“激情”这件事了。
不知道你更习惯做哪一行创作?举个例子的话如果是画画,先不管用什么方法(从单人到多人也好,增加背景也好,继续细化也好),强行让自己在【同一张画】上工到12小时以上再说,这个时间如果要一天画完很压榨体力极限,大概会自然地分成好几天做,也许以此为契机可以找到做完一个项目的感觉,再试着突破也会容易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