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时候学过画画。一开始是因为喜欢画,报了个兴趣班,老师觉得我有天赋(其实应该是觉得我坐得住),热情洋溢让我打好基础,于是连续好几年,每周日(那时候还是单休)早四午四画八小时石膏像。基础其实一点也没打好,小学生的认知根本理解不了3D转2D为什么要用画笔这么处理,永远苦恼而焦虑老师说我画得不对,有时候恨不得把石膏像砸纸上交上去算了。
虽然基础没打好,但是成功地把我对画画的喜欢戒掉了。画了好几年石膏像以后,完全没有想画的东西,也没有接触到更多的材料和作品,对画画的认知基本上就等于痛苦+石膏像。最后升六年级成功以升学为理由停止了去画画,那一刻由衷赞美应试教育。
今年为了给粘土上色买了一盒便宜的水彩,24色只要20多块钱!也是为了给粘土上色买珠光水彩,被送了其实质地不好的水彩纸,我想要不随便画画吧,画完送的纸以后自己又买了300g厚厚的水彩纸。已经画了快一个月了,几乎每天都有画,有时候是临摹网上可爱的画,有时候是画网友拍的照片,甚至windows的屏保。
这次完全不去考虑画得好不好,只是单纯铺好纸,打开盒子,拿起笔。也会有小时候那种刚开始觉得我牛逼画到一半觉得这是屎我不画了,但每次都和自己说,没关系,先整完,水平目前就这样了,但总得先整完。迄今为止没有半途而废的。反而每张都能找出夸自己真不错的点。
画画真的很快乐,本来就该这样快乐的。
#是的用门锁拍的
rt我感觉我这半年对精力恢复还蛮有心得的。去年我burnout了一整年多,但是最近我已经不太会感觉到慢性压力了,挺开心的,也干了很多事情。
1. 给自己安排玩的时间,而不是休息。休息这个词很容易让人觉得什么都不做精力就会恢复,但那样的恢复通常是比较缓慢的慢冲,能耗较小,但是恢复缓慢,上限也低,适用于精力槽消耗殆尽时。但是人除了休息也需要玩,需要真的能让人有所期待和开心的事。玩才是快充,是吸氧,能调高人的精力平均值。因为娱乐是生物本能,就像养狗不能只让它在家睡觉,也需要跟他玩球,违背生物本能的事是不可持续的。“枯燥”和“无聊”的生活很难是精力充沛的。我体会下来更合理的方式是在到达精疲力尽的临界值前预留玩的时间和精力(是的,玩的精力应该是预算的一部分)。休息是备用电池,只能让手机开机,但是玩才能充满电。尽量不要等到自动关机再充电。
2.如果已经进入做平时喜欢做的事也什么都感觉不到,只要不做事就感觉到心慌坐不住的状态,说明神经状况可能已经有些失调了,自我的情绪调节能力有些失灵。反常识的是,在这时更不应该一直自己待着。除了寻求药物或者心理治疗,可以通过社交和感官体验来帮自己外部调节。有一派依恋理论认为,在我们还是婴幼儿的时候,我们的自我情绪调节能力还没有成熟,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父母跟我们的互动进行情绪调谐,父母在这时是我们的外部调节器。在成年后,人和人之间的互动依然有这样的作用。如果周围没有足够支持性的关系,也可以试着进行一些浅层社交,比如去超市买东西,感受人味,打破封闭的脑回路。感官体验可以是洗澡、做家务、接触大自然、听音乐、运动。总之是让人感觉到被唤醒的体会。运动可能特别有效,因为对人的专注度要求高,所以切断脑回路的效果特别好。
3. 仅仅是忙碌不一定会导致burnout,匮乏才会。解决匮乏需要的是输入。玩会输入新的体验。解压球、单纯的冥想、简单的感官着陆(分别识别五感的刺激物),在我的经验里可以救急,但是很难根本上改善burnout,因为他们不会带来新的体验。他们不会留下美好的回忆。因此我们的大脑很难记住他们。社交和感官体验是一个支持网络。人需要在自己调节不了的时候知道什么能帮自己调节。因为人类无法在真空里好好存活。支持网络不仅仅是说几句安慰的话或者大道理,它们也会输入新的体验,带来新的回忆。如果累到寻求放松和支持的本能已经有点支离破碎了,可以把自己过往经验里有用的记下来,列成一个个人清单。但精力纾解的本质是人需要在自己的生活里保留值得期待的东西。
#TeenyWeenyPsychDeli
@board 感谢象友推荐的这个《播客学语言》,昨天试用了一下就购买了,简直太好用了,支持一键导出anki,而且导出的模板制作的还不错,直接用都没问题,本地导入和网络导入的功能也很棒,我试了下自己本地的法语课文音频,字幕识别率很高而且还是带有标点的!还可以直接贴油管地址导入,mac平台可以直接那它来做听写。我试来试去唯一的缺点就只剩下不支持windows平台了,要不aboboo都可以扔掉了。
找到一个超级棒的App:播客学语言,美区叫:Aisten。买断制的,有点小贵,88元,我就简单试用了下,就决定买断了。App的功能很多且略微复杂,我原本只是想用这个App来积累词汇的,没想到它的功能太强大了,当作泛用型播客App也是可以的。
1.所有播客,不限语言,都可以识别文本,并且文本与音频联动,联动方式可以设置成文本跟随音频一个字一个字高亮,或者一段话一段话高亮。
2.标记单词是我用过最方便的,直接点击不认识的单词,就会弹出对应的解释,并且自动把这个单词和所在的句子收藏。最关键的是,如果收藏的单词在之后的播客文本中再次出现,会自动高亮,这样就可以重复记忆(谁懂,这个功能竟然有人做出来了!)
3.播客识别出来的文本支持翻译,双语对照,支持自动全文本翻译,也可以翻译单个句子,翻译引擎可以调用OpenAI或者DeepL的API。
4.支持上传本地音频、网络链接(音视频链接都可以),再利用上面的1-3个功能。
5.iCloud同步,iPhone上已识别或者翻译的播客,iPad或者Mac上打开不用再重复识别或者翻译,并且播放进度也是同步的。
#长毛象安利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