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原来困得要死的那种感觉就是脑雾吗……
正好刷到一篇公众号文章这么说:
“还有一种可能,你不完全是困,而是在经历一种叫做“脑雾”的状况。这种感觉像是在雾中:你无法意识到自己的环境,也不完全清楚地知道你在做什么。你说的话、你的思维都变得支离破碎。你的动作也会变得很缓慢,你可能会犯一些很无厘头的错,比如把手机忘在洗衣机里。大多数情况下,脑雾是由于睡眠太少、蛋白质太少或水太少造成的(没错,大部分问题的原因始终是这三点)。饮水是最需要强调的一个,因为它太容易被忽视。”
这篇主要是劝ADHD多喝点水……
ADHD 50 | 30. 还是困!:缺水
https://mp.weixin.qq.com/s/yvy1fjBf5XeqegYF3t8dCQ
@echo_lkp 找到了这篇文:https://tech.sina.cn/d/bk/2009-02-11/detail-iaaaaaaa0228849.d.html?from=wap 大概能解释。我摘录如下:
”打嗝是鱼类和两栖类祖先的遗产:人类长长的呼吸神经来自于鱼类;而打嗝的原理其实就是两栖类动物在水里用腮呼吸时的工作机制。“
”打嗝是喉咙或胸腔的肌肉痉挛所致。“嗝”的一声是由于急速吸进空气时,会厌(epiglottis,喉咙后方的一瓣软组织)闭合而产生的。所有这些动作都是在完全无意识的状况下产生的。“
”我们从鱼类那里继承了主要的呼吸神经,其中之一是膈神经(phrenic),这条神经从头骨基部发出,最后穿过胸腔和横隔膜(diaphragm)。然而蜿蜒曲折的神经路径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在这长长的神经纤维上,只要任何一个地方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我们的呼吸能力。如果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就可能引起打嗝。其实,呼吸系统更合理的设计应该是,使神经从横隔膜附近的某一位置发出,而不是从颈部发出。遗憾的是,我们的呼吸神经是从鱼类祖先那里进化来的,而鱼类的呼吸器官——鳃就位于颈部附近,而下面的横隔膜是我们后来才进化出来的。“
”蝌蚪是用肺和鳃呼吸的两栖类动物。用鳃呼吸时,水被泵入口里和喉咙,再经鳃排除,在此期间还要防止水进入肺里。这要怎么实现呢?吸水时,蝌蚪会合上声门关闭气管。实际上,蝌蚪用鳃呼吸的时候,就是用类似人类打嗝的机制来避免水进入肺部的。“
之前去上室内设计课学到的知识: 家里的光线很重要!老师说只有仓库和大卖场为了满足光照需求才会用冷白光,如果家里用6500k色温的灯她就完全不想呆在家里了。
这个不仅对心情有很大影响,对健康也有很大影响,因为白光照太多了会导致晚上睡不着觉!有些老人觉得家里亮就行所以选择冷白光(6000k以上),就有可能是失眠诱因。
超级傻瓜总结看图和我抄来的笔记📒:
极简版:全家最好只用一种色温,无脑选就选3000k(暖黄)/3500k(暖白)
扩展版:
1. 卧室、客餐厅、公共区域:色温可以放心用3000K
2. 厨房:色温可以用3000K或者4000K都可以,看自己喜好
3. 卫生间:如果没有化妆需求用3000K、有化妆需求用4000K(中性光)
括号里是淘宝常用的称呼
2700k - 黄光
3000k - 暖黄
3500k - 暖白
4000k - 中性光
6000k - 日光色/白光
6500k - 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