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站欢迎辞(?)
欢迎大家来嘟站做客或是定居,我是本站的副站长,主要管站里的表情包以及任何不需要技术的事() @salt 是本站站长,负责一切事物,炸站了就找ta 。
关于app,可以尝试使用手机浏览器直接添加至主屏幕,使用体验甚至比一些app好。
长毛象可以在昵称中加入表情,方法是在修改昵称时在想加入表情的地方前后加上空格,复制表情代码。
使用长毛象时请注意设置嘟文可见范围与cw(content warning),发布内容含有成人要素时请一定要打上cw与nsfw,防止别的嘟友刷嘟时社会性死亡()。
本站嘟文字数上限500字,超过500字的内容可以发布在写意 writee.org (站长使用write freely搭设的fediverse blog)上,写意账号就和长毛象账号一样,可以关注获得更新推送。
本站目前暂未被墙,但由于服务器位于海外,所以墙内访问速度可能比较慢 ,墙内用户可以使用公告中的优化地址,或挂梯访问。
暂时想到这些常见问题,不论是路过此地还是准备在此常驻,希望大家尽情探索长毛象
#中文联邦宇宙纪事 #长毛象历史
17年9月,微博修改用户协议。旧草莓县长海都督在微博安利pawoo等长毛象站点,我在此时来到长毛象宇宙。
18年2月,修宪导致微博首次大规模炸号,大量用户入驻pawoo等站点。时有 #二二五小组 进行书本阅读。
18年3月(?),cmx被墙。
18年9月(?),pawoo被墙。中文用户流失。
到19年7月,已经陆陆续续发展出一些中文站,但随即海都督被喝茶,旧草莓县炸县,各其他站点在打捞同时未免感到兔死狐悲唇亡齿寒,纷纷加强了防御措施,比如关闭主页显示等,乃至关站离开。
19年10月,草莓县由新站长重建。
自我来到这里之后,墙内网络生态日益恶化,炸号、删文渐成常态。但与此同时,各中文大小站点也逐渐建立,如饼站、里瓣等等。
20年5月,梁欢在微博提到某国外长毛象站点,导致数百粉丝进入该站。随即活吧成立,迅速发展为如今最大中文站之一。
20年7月,lofter大量锁文,lofter用户进驻活吧、wxw等开放站点,开始讨论探索更优秀的嘟文及长文发表方案。一些归属于联邦宇宙的博客网站也逐渐发展出来。
20年10月,豆瓣 #背井离乡 事件,继里瓣成立之后第二波豆瓣用户进驻,此次主要进驻站点为草莓县。
尽管一波波来得轰轰烈烈,但每次能留下的并不多。 @bgme 饼站站长曾经总结过一个“半月规律”,即每次迁徙潮带来的任务数高峰都会在半月之后回到之前水平。习惯、好友圈都很难割舍,而长毛象本身也未必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比如发图、长文、搜索等。另外,长毛象必须将服务器放在境外,也影响到了网络的顺畅程度。长毛象各站点全靠站长维护,某种程度上也是不稳定的因素。
但对我来说,习惯了这里之后,我就很难再去适应墙内那个发文之前需要反复检查、发出去之后也不知道别人能不能看到、随时可能被删的环境。也因此,尽管有这些缺点,尽管长毛象内容的丰富程度依然不能和微博、微信公众号、豆瓣乃至lofter相比,其同温层的情况也总是遭人诟病,我依然希望能有更多人留下来,创造更多内容。在这里,除了本站站长,没有人能规定你说什么。而同时,由于屏蔽功能的完善,每个用户也能很方便地打造属于自己的舒适社交环境。各有自由,各有边界。
祝大家探索愉快。
跟县民前辈们汇报一下为啥这两天有大批豆瓣难民来了,以及 #背井离乡 这个 tag 是怎么回事:
1. 豆瓣整改 hashtag 功能,所有 # 发出来自动替换成 * ,友邻 A 发广播说了这个事情
2. 有友邻调侃井号跳槽了,友邻 A 开广播让大家缅怀过去的 tag。友邻 A 是重度 hashtag 使用者,之前有“猜谜学”“最安全”“豆友找工互助”等 tag。其中猜谜学是给大家解释注入为什么“reply”(ply 包夫人缩写)“偏远贫困“(远贫跟包子他哥谐音)“洗完衣服,今早”(洗...今)这种正常内容会被锁的。已经早就炸过了。
3. 友邻 A 被永久封号,大家群情激愤骂豆瓣。
4. 豆瓣官方账号豆嬷嬷发语焉不详的通告并说“豆瓣前行的路上,需要每一位豆友支持“。友邻 B 小号转发”豆瓣倒退的路上,需要每一位豆友反对“。
5. 友邻 B 大号发布其小号被永久封号,群情激愤 + 要告豆瓣。
6. 部分用户(包括我)终于受够了,开始转发大家安利长毛象等替代平台。
因此有了 #背井离乡 这个 tag——一场 # (井号)引发的血案。另外之前离岸爱国粉红“背(一声)井离乡”也是一个梗。
GitHub 上一款可在终端运行的色彩查询工具,提供了不少简洁优雅的色系供开发者选择,其数据引用自日本传统色系。
GitHub: [网页链接](http://t.cn/A6bcd8D6)
话说...中文圈除了 https://mastodon-relay.moew.science/inbox
还有什么中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