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感觉一个主流的人他/她生活的一切都是主流,根本不知道主流以外是什么东西,看到深色皮肤便说是政治正确,看到LGBT+便说是赶时髦玩尬,看到精神病和神经多元角色便说贩卖黑深残没活硬整,看到以上几个要素叠加便说叠buff
然而少数群体的生活就是一个地方少数那其他地方也容易少数,很多人非直又非顺是因为一个人思考过自己可以不爱异性时也会思考自己是不是异性,很多人神经多元又精神病是因为神经多元的人生活压力大容易导致精神健康状况变差
好吧我只能说恭喜你生活在非黑即白的世界,我嫉妒你过得没我艰难,但我不后悔见识过你没见过的色彩……
忘了之前是谁说的了,他对《热辣滚烫》的评价非常高,为什么呢?因为他看的是内部试映版。和我们被贾玲减肥的消息轰炸了很多轮,才去看看新鲜,顺便品评一下女权姿势是否靠谱不同;他看的时候,在银幕内外,都还不知道减肥这件事,看到后面,感觉像特效又隐约觉得是真的,产生了一种,打破第四面墙甚至第五面墙后的眩晕体验。
如今电影的传播方式、相关信息的时效,比以前复杂了很多很多,早就不是一句「不要剧透」能解决的了。而在这不同方式之间的观众的种类和视角,也相差非常大。很多时候,当你对一部电影感觉怪异或不爽,甚至觉得对方在故意冒犯时,很可能,你根本就不是导演预期的那类观众;甚至,导演本人也不能预期到,他的作品还能以怎样的方式,被人观看,当然人家可能也不在乎就是了。
我为平静的生活做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