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我去我本来在地图逛街随便做小支线然后忽然告诉我某个骆驼要吃饼,这个饼在地图的终极大关卡打完之后才可以获得。然后我就光速跑完了地图的大支线收集到了终极关卡的解锁道具,然后又和安息大都护铁血郡王郭昕打了一架并且观赏了爱国剧情,然后终于拿到了我的饼,然后回去一看骆驼饿死了。
【班亚】KNOT 图集本公开 象友请吃
https://privatter.me/page/67f091451ab2f
#疯子打工日记 分享一下白人(?)职场生存法则
白人职场,即communication占大头,沟通能力占个人能力的70%。同事领导动不动就catchup, coffee chat, small talks等等。众所周知印度人混的最好,亚洲人多为神秘的东方哑巴,但我们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利用亚洲人“吃苦耐劳”的标签加持,混得也不差。
此文介绍社恐小亚如何在meeting中合理发言,找到存在感,与白人职场中senior manager级别以上,如director, FC等高效沟通。个人心得,抛砖引玉。
1. 让所有人都知道你做了什么,即使没有人问。
会议中准备好自己(一天、一周)的工作总结。轮到你发言,不论有没有人问,都要开始缓慢而有逻辑地讲述以下三个重点:
我已经完成了什么,我现在正在做什么,我手头遇到一个问题您有什么看法?
2. 重中之重独家秘笈!
最后必须以问句结束,提出一个有质量的问题,把话头抛给高层,让他们开始blabla四处发散,你只需要点头微笑最后thank you,时不时提出一两点小问题,鼓励他们讲更多。
好处:领导知道你在干活,你的问题显示你在认真思考,最后你提供机会让领导实现自身价值觉得自己有用(所有人都喜欢teach)。最重要的是你不用做那个冷场的话题终结者。
3. 切记,每一个对话,都要以问句结尾。陈述句会获得更多质疑和提问,如果你没准备好当众“接受拷打”,还是把提问的机会握在自己手里吧!
如此这般,轻松和director级别开启高层次对话,社恐不需长篇大论也可以刷好感。其实就是一条,分成三条讲,因为真的很重要!
简中世界关于死亡和衰老/养老的书和播客渐渐多起来了(刚听了“是个人物”找景军做的一期,太老登了<-是被推荐的,整个《人物》刊物都不在我的阅读列表里),这本身是好事,但许多人都默认的所谓“死亡恐惧本能”我觉得是有必要question的:被丢进这个筐里的究竟有多少是真正的“本能”/natural?
我认为对现代牛马人来说,其中有一种肯定不natural的“死亡恐惧”是和报复性熬夜类似的——“我还没有*为自己*活够”。报复性熬夜对应的是一天之内的对自己时间的掌控权丢失(工作“购买”了我们的时间),这种丢失在日积月累后变成了以“死亡恐惧”面目出现的焦虑。它指向一种“不甘心”:活着,但没有像一个人/human那样拥有对自己如何活的自主权,于是希冀活得更久以图可以不一样的机会(对应回一天里,睡眠是一种小型意义的死亡)。
这种“不甘心”某种程度上和某部分的“衰老恐惧”也是相连的。在现代牛马的理解里(省略五百字关于这种理解是如何被社会建构的分析),“衰老”意味着自己对本来就被剥夺自我掌控的生活进一步失去掌控。在这个意义上去看老年人哪怕事实上给照护者增添了麻烦也要坚持(超出自己能力范围)自理,或许是一种对于我们从来没有过对自己人生足够的控制和安全感(总是被别人和社会控制着)的reaction——尤其是在国内这个存在着无数的大大小小“爹”的地方(甚至那些“爹”们自己也是如此,因为要当上“爹”本身需要承认这种权力等级结构、认同更大的“爹”对自己的控制)。
以及这种对自理和坚持参与家庭决策的过度执念,我认为还有部分来自于现代社会建构的“‘有用’的人才能合理存在”的伦理。在新中国,这种伦理更进一步在“劳动最光荣”阴影下对“吃闲饭的”污名化,成为了中下层人一辈子挥之不去的深深的道德恐惧(当然我们知道上层存在大量心安理得被供养的吃闲饭的人)。
宫崎英高对任天堂特色的理解:防火女应该是长翅膀的老鼠
我服了
Q: そういえば、トレーラーで翼の生えたネズミのようなキャラクターもいましたね。本作においてどのような立ち位置になるキャラクターなのでしょうか。
宮崎:あれは『DARK SOULS』シリーズでいえば火防女(ひもりめ)ひもりめのような役割を担うキャラクターです。
拠点にいて、主人公に助言し、導くような存在ですね。
まあ、任天堂さんのハードでリリースするということで、我々なりに任天堂さんらしさを意識したというか……
我为平静的生活做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