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呢我真的还挺想安利大家尤其是不准备生小孩的朋友们把自己当作小孩重新养一遍的……我知道这话很土,但是我真的养了小孩以后才发现原来养小孩是这么需要精心呵护的。
比如说小孩不知道怎么处理自己的情绪,只会哭,而且越哭越难受,小红书刷到好多教家长怎么教会小孩处理情绪的帖子,我心想,怎么从来没有人教过我呢,我妈妈会抱抱我,安抚我,我爸只会叫我不要哭,哭有什么用。我长大以后才慢慢自己学会处理情绪的。
还有睡觉,要抓住睡眠信号例如打哈欠之类的,立刻哄睡,太早了太晚了都不好哄。小孩是会闹觉的,困过头了会很难受越来越清醒只能瞎哭,哭到完全没精力了宕机。于是我现在打哈欠了也不强行玩手机了赶紧闭眼睡觉免得错过点闹觉。
还有身体上的呵护,我自己脸都懒得涂,但是每天早晚洗脸+洗澡一天给元宝涂三次全身润肤乳。宝宝的日用品也很舒服,其实完全可以给大人用啊,比如说之前就有人推荐鼻炎患者用婴儿的云柔巾擦鼻涕,特别柔软不会破。我发现婴儿棉柔巾也比大人的无纺布一次性洗脸巾好用,柔软多了。
不知道为什么要对这个小家伙这么用心,可能人就是会觉得对别人好并获得反馈比照顾好自己更容易一些吧。不过感觉也有在慢慢学会好好照顾自己,毕竟都是人,很多道理其实是相通的,只是缺少一个了解的契机。
Rowan Ellis新的关于online asexual discourse的视频(重点是discourse)蛮好的。
我很喜欢里面她采访的社会学家Dr Brittney Mile说的:
“我们不可能真的确认我们的身份。社会学里说,我们的自我身份认知(identity)主要依托于社会构建出现,但不止如此:我们的身份也相对于我们所存在的社会而出现。所以我们的身份会很大程度受限于语言,而语言会给人一种【确认】的错觉。通过语言能够给事物命名,给其以明确的定义,并且划定其界限。而看起来已经【确定】了的语言会给予人一种【确认】的错觉,但这种确凿的肯定带来的舒适感从来都是一种错觉。“
原video essay,推荐看一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lz9VKx6SoU&ab_channel=RowanEllis
还是想说说我cp
然后说明日香不来看全国大赛,她不来看我反而觉得很好,明久的连接点本来也不局限在这个层面了。还是那句,我实在想象不出明日香跟任何人相视一笑流露出欣慰或别的什么表情。对她来说高中吹奏已经是过去时,想做的该做的都已经做完了,说一切交给久美子你,我走了,然后就真的不再回头。久美子正是因为知道这点,当初送别明日香的时候才会那么伤感:被抛下了。她要离开了。作为后辈和明日香的合奏,不会再有了。
但是久三年通过传承这个主题居然让久美子和明日香又一次拥有了共同的东西,是人生。久美子学会了用明日香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学会了脱离自身的局限去考虑他人的事情;而且,以一己之力担起了这份责任。真是艰辛的旅程,但是,终于可以昂首挺胸说自己成为了立派的大人,一直以来的追逐一定是有回报的。
这就是我理想的憧憬关系的写法。一路追逐得到的不一定是最初的目标,还会有真正的自己。
又查了一下【目前,预防和治疗急性高原病的药物主要有乙酰唑胺、地塞米松。还有研究发现,布洛芬、硝苯地平、他达拉非和西地那非等也是有用的[2-5]。】军医院的论文也非常多,看来是根本不在乎民用了!
https://new.qq.com/rain/a/20200816A030G600
喜欢猫又在Steam上玩游戏的的朋友可以看看Devcats的游戏合集,全是关于猫的益智解谜小游戏。
而且这是个由6只猫组成的游戏团队(不是,每个猫还有自己的title,话说他们的CEO Judy长得特别像会跳舞的Nina
我昨天玩了一下猫数独,非常可爱解压,退出游戏的时候还会出现猫猫照片,萌死。
这是Devcats的主页:
https://www.devcatsgames.com/
我为平静的生活做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