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mo 哈哈哈哈哈哈皮皮的辉煌历史,然后转世成为阴暗比
@summmmer 那为什么谷圈可以出现一套自成体系化的语言呢。我觉得非常的奇怪。刚刚浅搜了一下,没找到专业科普的。
@summmmer 原来如此,我又达成第二次答非所问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今天看到有关不太熟的互关姐妹在说网络交友的话题:
联想到我和皮皮的交友方式,我是主动出击,她是躺吃。出动出击的好处就是压力在你自己的身上,你觉得无聊,那你需要认真找有趣的人,然后如果想和对方交朋友,就要认真了解对方是什么人,然后进行稳定的互动,如果有机会就可以开小窗什么的(我和互关开小窗全靠大眼仔。或者我觉得这个话题很有意思,我才会去主动开小窗。)
皮皮的交友方式感觉就是等待网友上门,然后用真心换真心。像一种开盲盒的感觉。开盲盒的感觉真的太看缘分了。但是如果理性思考,也许本质还是皮皮的言论会吸引到某一类人,而这一类人通常能和皮皮相处得很好。
这两种方式,其实都好过主动扩fo,扩fo的问题就是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太高,又或者太低。但本质都是把自己包装成一种商品去对外销售。但是我认为交友的本质,其实还包括缘分,扩fo本质把交友最重要的缘分给斩断了。批发式的互关和高密度交友,又怎么会不感到疲惫呢。
@summmmer 5ea?
只能说时代发展了,我们不能固守周边这个中古用语了,要学习新新用语…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啊。印象很深的是,我那个年纪,是不够格了解bbs这样高端的东西的,校园论坛我们那个年代是贴吧,用于发自拍,打架,骂人,背调某人的功能。
微博出现之前,我记得是博客,但是我的网龄也恰好和博客时代擦肩而过。记得那个年代的太太,都是在博客进行传播知识的。也因此有幸成为微博最早的那批人,2011年注册的微博号,放在现在不少,但是不能算很多。而且我从来没有转世过。那个时候刚上初中,觉得微博是几个人分享生活,然后互相@。
只能说,我这个年龄恰好遇到了新事物迭代更新最快的时候吧,但也说不准未来还会发生什么。
(难得发一些正能量的东西)
@summmmer 因为我们那个年代,叫周边啊,然后周边也不挑的,就是动漫天地这种不知名小店,买点海报啊,那个年代流行手办,学生就是海报,扑克牌这种廉价纸产品,还有杂志和非官方画册。正规军一般是去漫展买,漫展也是摆摊位,然后逛逛买买,(我记得我还买了六道骸的扑克,不知道还是否健在)(谷这个词还是我朋友在群里给我和另一个友友科普的,叫goods,然后音译成谷。然后吧唧就是日语那边的音译过来…
@summmmer 所以我这种全员厨柄人,直接选择抱盒然后出烫set,有些冷门角色我觉得很好看,我也愿意放着开心的。(一开始,我连柄是什么都不知道
@summmmer 那就是谷圈啊谷圈啊,单机人不跟团吃谷,刚入谷圈都像看天书,先去xhs搜索谷圈基本用语,然后进行初步了解,例如国现,岛现,cn,这种都还算基础。接下来最难的在我看来是什么配比、调价、推车、开几吃几,1k几,(然后有幸跟了一个几人纳米团,就也基本都懂了。)(不知道还以为是在考什么专业证书。
@summmmer 学到了
终于找到家的迷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