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2022.2.11 《Fae Tactics》通关 

我在XGP里找到的这款游戏,国内比较小众,没有看到很大的讨论度,印象里是2020年的时候看过这款游戏的预告片,当时没有特别放在心上,这次玩了才发现是一款很棒的独立游戏

作为一款战旗游戏,本作的系统较为复杂但是不罕见,无论是属性克制也好还是速度决定行动顺序也好,还有极限技系统,通过攻击、被攻击积攒能量,满了之后可以放大招,都是很常见的设计,以前的游戏也经常出现。本作对Buff和Debuff的定义倒是别出心裁,颇有新意,每个单位同时只能携带一种Buff或Debuff,新的会覆盖原来的增益或减益效果。除此之外,本作的战斗还有地形高低差、连击等等很多机制,单独挑出来不算难懂,但是所有东西都一起呈现出来确实对玩家很不友好

战斗以外的养成也是战旗不得不品的内容,本作在这一方面算是极大地放权给玩家了。角色的加点、携带的物品、使用的武器都可以随意地更改,而且制作者也是打开方便之门,没有为难玩家

剧情谈不上可圈可点,但是基本上把故事都讲清楚了。世界观也不算特别出彩,和《巫师》系列里的“天球交会”颇为相似,本质上还是奇幻那一套,内容很扎实。支线任务也设计得很不错,除了带来了很有意思的战斗以外,更难能可贵的是每一个完成的支线都会在最后的结局里交代后续

以上都只算亮点,本作最突出的设计还是体现在数值上。所有的关卡,数值都是浮动的,即使玩家等级提升,关卡里敌人的等级和数值也会相应地提升,靠等级压制平推在这款游戏里是看不到的,从开头到结局,每一场战斗都需要玩家用心思考。这样的设计,毫无疑问会让游戏变得难,但是不得不说确实让我体会到数值以外的系统设计的精彩之处。有的游戏随着数值膨胀之后,很快就变得不好玩了,玩家也没什么心思去研究系统机制

游戏有什么缺点吗?翻译算是一个,本作的翻译水平惨不忍睹,单个单词的翻译存在大量机翻的痕迹,最好笑的是居然把卷轴的“等级”(Rank)翻译成了“排名”;与之相比,涉及句子的文本翻译反而好很多,没有明显的出错

顺带一提,本作没有官方的中文译名,国内的一些媒体(3DM、游侠网)擅自地翻译成“精灵战记”,真是土中土,要是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换皮手游

要是只有第一集就好了 

这两天加班加点,看完了《奇蛋物语》。老实说,这部动画的第一集应该是整部动画的巅峰,很难去具体描述它带给人的震撼感,几乎每一段运镜、每一个镜头都足够出乎观众的意料,每一个剧情的转折都带有近乎天才般的灵性。这一集的最后,主角少女突破自我从怪诞的敌人拯救下的坚强的少女“噗”地一声化为一缕青烟,这种展开对于我来说实在不亚于当面一拳。

后面的11集,作为整体来说,是比不上第一集的,但是也不能说完全一无是处,至少它以完全的女性视角去探讨一些比较沉重的话题,比如校园霸凌、自我认同等,这样的方向是正确的,尝试是可贵的,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至少以我个人的观点,部分表达比别的动画要细腻很多。但是,正如上文所说,我认为后面的整体的水平是不如第一集的。这类日本动画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固定套路,主角总是在性格或是人生经历有这样那样的不幸,在每一次“拯救他人”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别人与自己的共同从而也令自己的人格得到升华,进而向观众传达某种“意义”,遗憾的是这部动画也是落入了这样的窠臼

当然,以上的缺点并不适用与最后一集,也就是第十三集,所谓的“特别篇”。如果这部动画遵循以上的窠臼,至少只能算是“平庸的作品”,在音乐的应用上也不会糟糕,但是这第十三集实在是烂得超乎想象。前12集留下太多世界观上的漏洞和悬念,最后一集居然用一种轻描淡写的方式,将最无聊的谜底告诉观众,这种行为实在是太恶劣了,前12集所有的成长、蜕变在这一集几乎完全没有体现,少女主角努力的目标完全没有达成,如果就这样走向一个Bad Ending,倒也不是不能接受,但是作者硬要在最后一分钟安排一个无比生硬的转折来达成一个“积极向上”的Good Ending,我实在不能接受

今年春晚有一个小品,沈腾演的那个。那个小品里的债主面对“老赖”,动之以人情,晓之以法理,都不能让他还钱,最后居然要靠老赖自己良心发现才能拿回欠款。看完《奇蛋物语》的结局,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个小品

2022.2.2 《Control》(The Foundation与AWE)通关 

开门见山地说,两个DLC我还是能接受的,Epic在做活动,40多块就能买到,本体是之前白嫖的
整体来说,DLC延续了本篇的美术风格和叙事方式,但是游戏性上没有很大的提升。The Foundation里解锁的能力只能在DLC解锁的地图里使用,而且围绕新能力做的谜题也好还是战斗的应用也好都不算很出彩,甚至可以说是可有可无;AWE解锁了一把新武器,很强,但是设计的思路也不算新颖,我甚至觉得只能算是本篇里已有的一把武器的加强
怪物也没有很大的革新,BOSS设计本身就是这个游戏的一大弱项,DLC里的普通怪物的BOSS也就这个样子,很平庸,你说它很烂吧,那也不至于,你说它很好吧,那更谈不上
但是整个流程的体验还是很相对很流程的,地图设计比较线性,不会很为难玩家,可能唯一的阻碍就是画面稍微有一点暗,经常看不见路

关于Kuma就是冰墩墩的论证
一,Kuma是特别搜查队的队宠,是吉祥物般的存在;冰墩墩也是2022 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吉祥物
二,Kuma自称小熊;冰墩墩的设计原型是熊猫,也是熊
三,Kuma在游戏里的定位是辅助,能治愈队员;有的人觉得冰墩墩很可爱,也能治愈人
四,Kuma在游戏里滑过雪;滑雪是冬奥会的项目之一,合理推测冰墩墩也会滑雪

《Control》是新怪谈吗? 

2022.1.30 《Control》通关
我个人认为,本作最突出的成果就是很好地诠释了新怪谈的艺术效果。如果了解过SCP的话应该会对这种风格感到很熟悉:一方面是绝对冷静客观的自然科学,令一方面是不可名状和怪力乱神。这款游戏好就好在同时把握住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并且很和谐地放在一个游戏里。叙事方面走的是碎片化的路子,大部分信息都藏在地图里的文件、书信、公文、录像里了,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叙事方式确实很适合本作
当然,只具有艺术效果没办法成就一个好游戏。本作作为一个第三人称射击游戏,枪械设计上虽然基本没有创新,但是基础很扎实,射击手感良好,另外本作除了单纯的射击系统外,还有一个独立的技能系统,提供了诸如意念、护盾、浮空等技能,弥补了战斗中子弹打光的空窗期,让游戏的节奏一直保持在一个很爽快的水平。初次之外,本作的地图设计也达到了及格线以上,没有什么很复杂的地方,基本上不用走回头路,难度曲线合理,战斗发生的频率明显经过了精心设计和调整,存档点的数量和距离也没什么很大的问题。虽然整体上没有那个很革新令人眼前一亮的设计,但是基本上所有的地方都达到了及格线以上,所以游戏的体验非常流畅、非常爽

2022.1.24 《枝江往事》通关 

《没有买〈主播女孩重度依赖〉的我开始玩〈枝江往事〉这件事》

这是一部很特别的作品,不管是它本身的性质也好还是题材也好,甚至是面向的玩家群体,都具有特殊意义
首先,作为一部同人AVG,参与这部游戏制作的人都只能算是业余制作,在结尾字幕,可以看到剧本、程序、CG、OP,甚至是每一首背景音乐的制作者。仅仅靠互联网的调度,就要统筹起一百多人从0开始完成做出包括多周目、META要素在内的一个成熟的游戏,我觉得很了不起
另外,A-SOUL这个团体和他们的粉丝,令这部游戏在当下国内的互联网也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值得一提的是,我认为《枝江往事》中有相当多属于粉丝“一厢情愿”的内容,并不太符合我从直播里接收到的信息,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来自粉丝的“洗脑包”。但是不能不承认,A-SOUL已经是一种亚文化了,我不认为攻击、批评A-SOUL粉丝的行为具有天然的正当性

2022.1.23 《瑞奇与叮当》通关 

平庸,没觉得多好玩,但是也没那么差
游戏整体的风格就是按皮克斯和迪士尼的电影来的,无论是剧情还是美术甚至是音效,都是如此
武器种类很多,有一些很“疯狂”,比如说“舞厅球”,扔出去后会让敌人跳舞,又比如“绵羊枪”,字面意思,能把敌人变成绵羊。还有别的武器,什么像素枪之类,不做过多赘述。很酷,但是不好玩,和《黑道圣徒》那种完全胡逼的风格又差点意思
地图是箱庭式设计,不能完全说不好,但是也感觉差点意思
整部游戏给我的感觉都是“差点意思”,也说不出来哪里不好,也不知道该写点啥

2022.1.20 《女神异闻录4 黄金版》通关
原作发售于08年,加强版(即标题中的“黄金版”)发售于12年,20年的时候Atlus在steam上发售了移植版,可以说,这是一部真正的“十多年前的游戏”。
一.量大管饱,要素齐全
作为上上个世代JRPG的代表作之一,本作充分发扬了JRPG特有的“量大管饱”的特点,不仅包含了众多二次元经典元素,如“校园”“海边旅行”“乐队”“恋爱”“学妹”“羁绊”“超能力”等;并且剧情长度相当令人满意,从开始到真结局通关,去掉几次因游戏崩溃带来的进度损失,我大概花了70个小时,而这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没有体验
二.时代的局限性
总体上来说,本作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游戏,其中的大部分内容哪怕放到2022年来看,仍然是属于水平极高的范围。但是不可避免的,本作亦有由于时代的局限而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
首先是游戏的建模,虽然对我来说影响不大,但是不能不承认的是,人物也好场景也好,受限于当时游戏机的机能限制,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确实有点惨不忍睹。
其次,本作的战斗系统,虽然沿袭于真女神转生大系,也有一定的创新,但是和这一系列的下一代作品——《女神异闻录5》相比,少了很多变化和乐趣,精英怪和BOSS的设计也谈不上多么有新意。
最后是迷宫的设计,本作采用的迷宫是由预先设定的程序在一定的规则下随机生成,虽然这个想法不错,但是在实际的体验上来说完全比不上下一代完全由人工设计,除了玛丽的迷宫之外,其余的迷宫给我的游戏体验都大同小异,以至于每次刷迷宫都感觉睡意袭来
三.主题与立意
正如上文所说,本作的二次元色彩非常浓厚,但是幸运的是,游戏的主题——“追寻真相”——并没有陷入到二次元的窠臼当中去。无论是主人公们对内在真实自我的接受,还是主角团对案件真相的不懈追求,甚至到最后对人类群体的反思和发问,都是主题的不同表现形式,非常好。
另外,还有题外话,游戏的真结局就像是被游戏的“雾”蒙蔽住了一样,没有攻略的帮助,我扪心自问是没有办法“抵住安逸结局和虚妄终点的诱惑”,从这一点上来说,所谓“真相”,的确是很可贵的东西

是谁在期末考试前玩游戏?是我(`ヮ´ )

2022.1.5 《命运之手2》通关
坦白来说,这是一款相当平庸的游戏,但是又不乏有一些亮点
先谈优点吧,本作主打的就是一个“单人跑团”,但是和CRPG不同,它简化了相关的规则,去掉了属性和种族、技能的设定,然后更多地去营造跑团的环境氛围,和《邪恶冥刻》有点相似。其次,这是一款关卡式的游戏,每一个关卡有相对独立的剧情,但是在整体上仍然遵循着一定的主线;除此之外,本作还提供了另一种叙事方式:在进入关卡之前,玩家需要组建一套卡组,组成卡组的卡牌来自于通关的奖励,然后这些卡牌会在游戏过程中作为事件出现,值得一提的是,游戏的部分卡牌“令牌”奖励,即若在这一卡牌的事件中达成某种条件,就能解锁“令牌”,获得新的卡牌,事实上,这款游戏几乎所有的支线任务就是以这种方式呈现的

你别说,翻看自己的游戏数据还挺有意思

最长游戏时间:《塞尔达传说 旷野之息》和《集合啦!动物森友会》 150小时以上
最多游戏天数:《集合啦!动物森友会》 143日
单日最长游戏时间:《异度神剑2》 2020年3月14日
10小时30分
平均单日游戏时间最长:《女神异闻录5 乱战:魅影攻手》 共游玩7天,时长约46个小时,平均每天6.57个小时
最早游戏时间:《塞尔达传说 旷野之息》 2019.1.14开始游玩

《AI:梦境档案 - nirvanA Initiative》新视觉图公布。
(P2是之前拍的一代卡带封面)
新图透露出很多东西(没想到有一天我也可以写出这种分析)
①之前的宣传片也表明,新作的主角是瑞希和瞳绊。这张图中可以看到这版的瑞希有很多让老玩家会心一笑的元素——作为武器的水管、黄色的风衣(或者雨衣?)、义眼(AI同伴的本体)
②重点中的重点!全新角色!首先,左边的黑衣白发女性有和瞳绊类似的透明手部,以及头旁边类似的Q版形象,应该是和瞳绊同级别的AI。其次,左边的黑衣男性的左眼是红色的,考虑到上边的AI,不出意外的话这只眼睛也是义眼(而不是特效)。不过最大的惊喜就是他手上拿的这把枪,这种老式左轮手枪设计和蓝色的枪管,绝对是前作主角伊达的那把多功能武器。我之前好怕主角换成瑞希之后就没有人讲荤段子和冷笑话了[泪]希望缺的这块能量,小哥能帮我补上[泪][泪]
③好大的方脑袋,很明显就是前作的鲑鱼人。顺带一提,鲑鱼人不是特定的物种,而是指前作世界观里虚构的游戏《当个鲑鱼人》(捏他《我的世界》)。鲑鱼人旁边的戴耳机的人,某种程度上和前作人物伊丽丝有所神似,不排除相关的可能性

开始玩《奥日与黑暗森林》Switch版本
很厉害的游戏,画面表现力惊人,音乐也非常到位,最难能可贵的是本作的优化相当出色,在机能相对较弱的switch平台也保持帧数稳定和基本的分辨率
刚刚打了一个开头,不出意外的话这就是今年我最后一个通关的游戏 ​​​

2021.11.22
《Of Mice and Sand -REVISED-》通关
小体量、放置类、废土世界观
原作ARC在2016年发行的小体量游戏,我玩的是19年在NS上推出的复刻版。受限于体量和原版发行的平台,游戏在数值设计上比较粗糙,战斗难度梯度很不合理,后期推进剧情或者合成物品的过程相当繁琐,对于急着通关或者推剧情的人来说非常痛苦

和以上缺点相比,游戏的世界观更为出色:人类灭亡后的沙漠行星,一群老鼠驾驶着战车在废土上流浪,拾取各色材料并在车间、熔炉、实验室中加工成需要的物品,寻找传说中的乐园“黄金乡”。值得一提的是,游戏中的敌人——沙虫,设计上明显参考了经典科幻小说《沙丘》。对于我个人来说,这样的旅程是浪漫的(虽然很多时候游戏里的设定过于粗糙)

从某一方面来说,我非常讨厌软色情,有的游戏,玩法剧情都无出彩之处,只靠着卖弄二次元女性的肉体,就能赚的朋满钵满;再或者有些游戏,明明有着出色的游戏体验,在玩家间口口相传的,却是女主角硕大的胸部。我不能理解,如果确有欲望急需发泄,为什么不能去x打头的网站或者p打头的网站呢,为什么一定要在正常向的游戏里追求飘渺的色情要素呢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又不得不接受以下现实,在同等制作水平下,有二次元美少女的游戏,确实更能吸引玩家(包括我)的注意力。比如说,最近我在玩国产游戏《圣女战旗》,说句心里话,之所以买这个游戏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被大吸引了。而事实上,《圣女战旗》是一款非常硬核的战旗游戏,战旗部分的内容比风花雪月还要多,这样一款游戏沦落到靠软色情来推销自己的内容,不能不让人感到感慨

显示更早内容
Monado

Monado 是一个以任天堂为主、面向全平台游戏的、非营利性的中文向社区。在这里,你可以畅所欲言一切和游戏有关的东西,包括但不限于游戏日常、心得、感想、同人等;当然,吐槽自己的生活也完全没有问题。请在遵守所在国家或者地区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自由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