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宣传一下朋友做的关于东亚食物文化和community healing的项目,通过不同的菜谱讲述了北约克的东亚人的故事:storymaps.arcgis.com/stories/1

相信热爱美食的象友们会很感兴趣!

@inanna @sanmuzhu 林漫威(作为有色人种)cast全卡少数裔绝对强有力地推动了人种blind casting的。没错,是可以觉得让有色人种演奴隶主讽刺,剧中也没有避讳几个角色养奴隶&黑奴没有得到解放的事实,但是从现实意义上而言,Hamilton就是给了少数裔最好的展现舞台,同时它的成功让所有人都意识到blind casting甚至有意全卡少数族裔是可能的事情。Hamilton之前剧院卡黑人安灼拉会引起争议,它之后卡黑人赫敏只要提Hamilton这一个例子就够让人闭嘴,这就是实际的进步。
宽街这样本来人种以及故事多样性相对好一些的地方可能不明显,放德奥那边,Hamilton甚至是很多非常优秀的少数族裔演员唯一能够演到好角色的机会(他们之前的履历很多都只能在《狮子王》这样的“非洲故事”剧组打工)。同样对亚洲演员而言,很长一段时间亚洲演员在宽街的机会可能只有《西贡小姐》。如果blind casting能作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不会觉得大惊小怪的东西,少数族裔也可以堂堂演传统的“白人故事”,那么一定是对少数族裔有利的,这是我的看法。

还是不抱希望地发个象(虽然是这样阴间的工作日时间),最近感觉各方面压力都比较大所以有点想找心理咨询,线上的程度就足够了,但是对这方面不是很熟悉也不知道有什么比较靠谱合适的平台……看了一圈有点绕晕了所以干脆躺着看看有没有好心香油来给一些找心理咨询的建议 :ablobcatheartsqueeze:

这是一个关于安古兰漫画节(festival de la bd d‘Angoulême )的串,内容是云逛展第51届漫画节🦒 

前几天生病了拖了几天不好意思。终于开了!我会陆陆续续写见闻然后主要是传各种美丽原稿和展览图给大家云逛展。
串里面会出现沙村广明、萩尾望都、坂本真一、很多欧漫作者、小学生漫画、书摊实况、展棚现场等等。
开个标签#夏朗德蜜瓜
(因为安古兰属于法国夏朗德省,夏朗德的特产我思来想去只想起一个…蜜瓜🍈
图是去年漫画节的摇滚与漫画展。

杀了人就能注射死刑 那我没杀人为什么不可以!

:blobcatgooglytrash:找不到前两天看到怎么翻译屏幕内容的嘟了干脆自己琢磨了一个,真好用啊 shortcut!!(为了拼图还做了另一个shortcut :blobcatgooglytrash: 可惜不能识别重复部分自动裁剪)

看了个tl上别人随口一提的视频结果因为过于有共鸣看到一半开始呜噜呜噜地哭 :cdko_sleepy:

老中逻辑有个很害人的点是:「忍忍就过去了」。

身体不舒服,忍忍就过去了。
高中压力太大,忍到大学就好了。
伴侣不合适,磨合到看起来不会反胃就行。
东西不合适,凑合用吧。
政府在作孽,等“天理正义”吧。
精神很痛苦,痛苦多了就适应了。
同性恋,过了青春期就不这么想了。
被职场剥削,等熬出头就好了。
被有毒的关系迫害,忍忍就习惯了。

不是这样的。痛苦是会累积的。人的身体不是超级菌群,不会自我迭代让痛苦魔法般消失。像有很多小病的人连感冒都可能危及生命,痛苦只会让人的精神和身体更加脆弱,面对新的压力越来越无力,并对自身的体验越发麻木。「感受不到痛苦」不代表「我好了」,而是「我已经连自己的感受都无法判断了」。你永远不知道接下来的这个小痛苦会不会变成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会不会让你精神崩溃。

讲我最近的例子,食物有一点不新鲜想着忍忍吧没什么大不了,吃了10分钟开始呕吐,胃痛到趴在地板上站不起来。房间地上有灰想着忍几天吧会有人打扫的,被抑郁情绪创到完全脱力每天在房间哭,什么都做不了。

生而为中我很抱歉。忍忍不会让任何事情变好,只会延长自己痛苦的时间。我已经忍了很久了,我忍不下去了。

看到对于烟酒的态度不一样的人实在是很不理解!这不是双标吗……都是滥用物质各个都喜欢正当化自己的使用,无非是给自己的喜好和厌恶找点合理的借口……但又其实觉得不论什么事这个世界上的大家就是这么虚伪,越是这么想越觉得活在世上带来的疲倦感让人无法行动和言语

分享 GitHub 上的一份英语学习指南,助你系统化学习并提升英语水平。

作者将其高效学习英语的小技巧整理成这份指南,希望能让你学习英语就像我们自然而然地学会汉语那样。

主要分为七大章节:认知篇、单词篇、听力篇、阅读篇、口语篇、写作篇和扯淡篇。

同时带你多维度、结构化、阶段化、针对化的高效学习英语。

GitHub: github.com/byoungd/English-lev

:icon_weibo: weibo.com/5722964389/NDhArlM4d

畫畫生涯悟到的最有用的規則:

·不要怕 大膽畫 放輕鬆
·吸入別人的畫並且思考為什麼這裡這麼弄就能好看
·用參考 用素材 用能用的“外掛”手段不是什麼羞恥的事情並且能順利讓你畫得開心畫得好
·喜歡什麼就畫什麼

#HSP #HSP生存指南 #HSP生存体验 #抑郁自救

大概从上周五开始,发现自己:
o逐渐没力气,走两步路就很累
o鞋子和包乱堆在地板上没心思整理
o洗的衣服没力气整理收回衣架,都堆在椅子上,床变得很乱
o写作业越写越伤心什么都学不下去
o失去食欲,不想做饭也不太想吃食堂
o出门不知道穿什么衣服,进超市逛半个小时不知道买什么
o没力气洗澡,想到要洗澡吹头发就心累
o才洗过澡,脸上头发和眼角却会痒
o上周还很喜欢的宜家被单突然觉得超不舒服
o没力气回复很简单的微信消息弧了对方一天半
o作息很紊乱睡不着觉半夜莫名惊醒
o对亲密关系冒出很多奇奇怪怪,自己都难以解释的负面想法

正常的我不是这样子的。我会整理东西,学新鲜的东西很开心很快,总有很多做饭的点子,也很喜欢很在意姐姐。

我尝试为异常现象归因:鬼学校开学压力太大,运动不够,房间垃圾没清理,宿舍暖气费太贵导致焦虑,暖气开太热太干,吃的东西营养素不对,衣服上有油烟味……可是去运动,清理了垃圾也洗了衣服,力气还是一天天减弱下去。

心情超级差,半夜打电话和友吐槽。友:会不会是房间灰太大了大脑发炎?醍醐灌顶!怪不得我每天出门的时候心情就会变好!于是决定半夜拖地。神奇的是,才走出房间两步,呼吸下走廊里还算新鲜的空气负面情绪就少了大半,拖完地更是感觉心情好了好多于是立马发象。(meanwhile拖完房间的拖把变黑了)

灰尘真的是很小的事情,我没有光脚在房间里走的习惯,所以平时更难察觉灰尘的影响。但就是这么小的事情,却折磨了我整整一个星期才被发现,而与此同时我的精神和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其实从小到大被折磨了不知道多少日夜,因为在学校在家里心情一直很抑郁空气也很脏)如果大家受类似的负面情绪/身体状况困扰,也许可以多留意身边的灰尘,擦一擦桌面,拖一下地或者上淘宝买个一两百的便宜吸尘器也许就会有改善。

我所在的英国城市空气质量还算不错,从小在北方长大,我能想象国内的空气污染(灰尘,PM2.5,臭氧,二手烟,有毒气体之类)给人的负面影响只会更大。希望大家有能力的多戴口罩出行(尤其是冬天),或者在家里装空气净化器(不需要很贵,拼多多几十块的diy净化器也有用)。希望大家都拜托空气污染折磨,保持健康!

看完也許會無用知識+1:點字(盲文) 

初學者,但想寫一下自己記點字時的一些心得和小竅門 :blackcat_zan:

記熟頭10個點字(A-J)的性價比是最高的,因為它們除了代表英文字母a-j以外,還用來代表數字0-9,且後面的英文字母(K-Z,除了W,W的特殊之處之後說)都是在頭十個點字的基礎上加一到兩點,簡單來說記好頭10個點字就速通了點字的英數(

一個點字是長這樣的,以A為例:
(⬜ =沒點 ⚫ =有點)
⚫⬜
⬜⬜
⬜⬜
就是六個可以放點的位置,一般這樣叫每一個點:
1️⃣ 4️⃣
2️⃣ 5️⃣
3️⃣ 6️⃣
因此下文要特指點字的某個點的時候會以「第1點」「第5點」來稱呼。

下面開始列出最重要的頭10個點字...(括號內為代表的數字)

A(1)
⚫⬜
⬜⬜
⬜⬜
記:死記。

B(2)
⚫⬜
⚫⬜
⬜⬜
記:死記。

C(3)
⚫⚫
⬜⬜
⬜⬜
記:死記。

D(4)
⚫⚫
⬜⚫
⬜⬜
記:和F水平翻轉。

E(5)
⚫⬜
⬜⚫
⬜⬜
記:代表5,在中間,因此是斜杠,但注意不要和I記混。

F(6)
⚫⚫
⚫⬜
⬜⬜
記:形狀和F相似。

G(7)
⚫⚫
⚫⚫
⬜⬜
記:死記,或者6+1?(在代表6的點字加1點)。

H(8)
⚫⬜
⚫⚫
⬜⬜
記:死記。

I(9)
⬜⚫
⚫⬜
⬜⬜
記:斜杠,方向和word的斜體I同一方向,不肯定自己看到的是E還是I的時候請想起斜體的icon。

J(0)
⬜⚫
⚫⚫
⬜⬜
記:形狀和J相似。

點字似乎是默認代表英文字母的,因此在寫數字時要在前面加一個數字符號:
⬜⚫
⬜⚫
⚫⚫

因此
⚫⬜
⬜⬜
⬜⬜
是A。

⬜⚫ ⚫⬜
⬜⚫ ⬜⬜
⚫⚫ ⬜⬜
是1。

留意電梯按鈕的點字應該能發現所有數字都是
⬜⚫
⬜⚫
⚫⚫
來開頭的。

下一輪的10個字母(K-T)就是在A-J的基礎上增加第3點,以A和K為例:
⚫⬜
⬜⬜
⬜⬜
↑這是A。

⬜⬜
⬜⬜
⚫⬜
↑這是第3點。

加起來之後:
⚫⬜
⬜⬜
⚫⬜
就是K了。

J和T也是這樣:
⬜⚫
⚫⚫
⬜⬜
↑J

⬜⚫
⚫⚫
⚫⬜
↑T

剩下來的U、V、X、Y、Z(注意,沒有W)則是在A-J的基礎上加上第3點、第6點:
⚫⬜
⬜⬜
⬜⬜
↑A。
⚫⬜
⬜⬜
⚫⚫
↑U。

至於W是另外設計的,不在這個規律內,長這樣:
⬜⚫
⚫⚫
⬜⚫
原因是點字的創始人是法國人,法文沒W音,所以點字打從一開始就是沒有這個字的,是後補的所以長這樣...(我不懂法文,但都是這麼傳的)

字母都講完了,再說最後一個:英文符號。
儘管不在前面加任何符號的時候就是代表英文,但也會有先數字後英文的情況,所以會用到英文符號:
⬜⬜
⬜⚫
⬜⚫

來點課後練習...
2B
數+2+英+B
⬜⚫ ⚫⬜ ⬜⬜ ⚫⬜
⬜⚫ ⚫⬜ ⬜⚫ ⚫⬜
⚫⚫ ⬜⬜ ⬜⚫ ⬜⬜

9S
數+9+英+S
⬜⚫ ⬜⚫ ⬜⬜ ⬜⚫
⬜⚫ ⚫⬜ ⬜⚫ ⚫⬜
⚫⚫ ⬜⬜ ⬜⚫ ⚫⬜

A2
(省略最前面的英文符號)A+數+2
⚫⬜ ⬜⚫ ⚫⬜
⬜⬜ ⬜⚫ ⚫⬜
⬜⬜ ⚫⚫ ⬜⬜

學會了之後就能在困升降機又沒信號的時候讀點字了,下課!

TW:可能有健全主义发言!

看王志安那个关于身体障碍人士的推特帖子和评论区真的看得人血压上升。

首先身体障碍人士需要的不是「保护」而是「支持」,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认为该个体毫无自主生存能力,后者认为其有自主生存能力,只是做到同样的事情需要一定程度的辅助。社会支持才是真正的尊重,保护不是。

以及,为什么身体障碍人士是比“残疾”更合适的说法?因为这种说法客观地描述并强调了「这是一种会持续存在的障碍,障碍的存在往往是因为社会是围绕着没有的人来设计公共设施和生活方式,因此有障碍的人必须得到相应支援,这是该个体的最基本人权,而且这并不意味着个人的人品和人格以及对社会做出贡献的能力因此低于任何人」。

认为「称之为疾给人以治愈的希望,指出某些方面存在障碍是贬低人的」是因为怀有「做不到某件事而需要支援辅助是低人一等的」「社会的个体之间不应当互相关心、彼此照顾」这样的健能主义思想。

总而言之,将障碍称之为疾病是不适合的,它不是准确的描述词,就像说「得了自闭症」、「治愈自闭症」一样。身体障碍不是可以治愈的,是可能通过辅助改善的,「疾病」一词的使用对这种障碍的存在性质有根本性的误会。

年纪大了【咳咳 真的会从战略上摆烂(aka内心真的不care了)

小孩的therapist下午要来家访,看看家里有什么improvement可以做,更好地让小孩在家“玩”。要搁以前,我估计提前两天就大扫除,里里外外涂香香,头一晚甚至可能会着急到大哭然后干脆把所有目光所及的clutter收到一个大箱子,塞到车库里,等therapist走了以后再慢慢把东西归位。可现在,我除了把地板扫了吸了,客用卫生间刷了,床铺叠一下,就没去管别的。且心安理得。

这种转变,是基于我的精力分配额度,还有对于“完美”的执念放下。我意识到:家,活生生的生活发生的地方【拗口但必须这样说 ,它不是宜家样板间,不是家居杂志上的中插广告页。它就是有很多的痕迹和污渍,灰尘和杂物。therapist来,就是看看我们生活的环境,要是弄出一个“完美”的平时都见不到的家,那还有什么意义?所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therapist不是“完美家居”审判员,她不是来打分来judge我的。

也没必要为messy home去向任何人say sorry. (就是那种惯性地,一有人来就饱含歉意说:家有点乱哈,别介意。这是干嘛呢女人?!)

连着读完了aeon上两篇关于biology最近50年一些新发展的文章。一篇是讲生物进化的方式比传统普遍认为的达尔文进化论(以及更窄化的新达尔文进化论)要丰富得多。另一篇讲的是伽莫夫的“基因是生物体蓝图”的局限性以及提出另一种从performativity角度来理解生物development过程。尤其是后者借由J L Austin的representational vs. performative speech语言学理论和Judith Butler的gender performativity理论,非常棒地用social science解释明白了生物体内部network的science,意料之外但又恰到好处,堪称精妙(以及经过这篇文章我对Judith Butler的gender as performance理解更solid了,终于开始有“抓住了”的感觉)。

两篇文章都不约而同点到了(经由metaphor的)理解方式对思维的限制。尽管已有大量最近研究发现了与之不吻合的证据,“基因变异+自然选择”和“基因蓝图”的metaphor至今依然在科普乃至高等教育中占绝对优势,并阻碍了我们去理解和拥抱自然在实际中的灵活和多样。让我觉得特别fascinating的是它们为何能“压制”住差不多五十年的新研究成果——毕竟chatGPT 4.0成为所有人的话题连五个月都没用到。两篇文章都没有在这一点上展开,不过我尝试用psychoanalysis的lens来看,或许跟它们作为narrative满足了某些心理需求(以及最新研究成果挑战了某些安全感)有关。比如与(新)达尔文进化论的“宛如algorithm清晰干净”narrative相比,最新研究发现的各种基因跨物种横跳(e.g.经由病毒、细菌或者寄生)、基因片段的自行重组(类似自然进行的“基因编辑”)、外部压力和杂交带来的非随机基因突变机会等等挑战了生物体的“边界”(既是个体的边界也是种族的边界):“我”和外界之间没有一道完整的边界分离。而这种“内”与“外”的含混不清所带来的不适正是Julia Kristeva所提出的abjection概念。在另一边,“基因蓝图”的narrative里除了决定论还有等级论——基因是最核心/最重要的、生物体是一种“从上至下”的命令-执行纵向结构,而最新研究提出的细胞/组织级别上的discourse/conversation则隐含了一种更democratic的视角、network的横向结构。而正如之前我上art historical methods课时老师说的"wherever there is binary, there is hierarchy",biological sex的非二元性以及非基因决定论的冲击不是从“二”到“多”的简单数字增加,而是让明确的等级区分迅速并彻底崩溃——这当然会让一些人惊恐并察觉到自己某些既得利益因此不再稳固。科学发现了什么和人们愿意接受什么/人们(出于specific目的)宣扬什么是不同的。而另一方面人们经常不自觉地用科学narrative去justify人类社会的状态,却没有意识到恰恰相反是ideological discourses影响了人们选择何种metaphor去描述科学。Science is never objective. It is about interpretation and always societal and political.

aeon | Evolution without accidents
aeon.co/essays/why-did-darwins

aeon | Artists of our own lives
aeon.co/essays/why-its-time-to

People with disability
台灣:身心障礙者、障礙者
中國:殘疾人士

Tâi-oân kè-khì kóng 殘障 m̄-koh chit-má m̄ sī--ah.
台灣過去講殘障但現在不是了。

Thó-lūn ê sî-chūn sû ài iōng hō͘ tio̍h, mài iōng-tio̍h ū kî-sī ì-gī ê sû.
討論的時候詞要用對,不要用到帶有歧視性的詞。

Chiòng-gāi sī siā-hōe to-iōng-sèng ê tián-hiān, m̄ sī pīⁿ mā m̄ sī kong-lêng ê khoat-sit.
障礙是社會多樣性的展現,不是病也不是功能缺失。

Pháiⁿ-sè thui-siau chi̍t-ē ka-kī ê bûn-chiong.
不好意思推銷一下自己的文章。
blog.krvpb024.dev/post/2023-12

Chit phiⁿ bûn-chiong ē siāu-kài chiòng-gāi chit ê khài-liām.
這篇文章會介紹障礙這個概念。

我的独立游戏新作《诺亚的困境 Noah's Dilemma》Steam商店页现已公开!加入愿望单即可在发售日收到邮件提醒,也可以帮助游戏在Steam上获得更多曝光,谢谢大家。链接:store.steampowered.com/app/277

:kirby_wa: 只要活到二月底就有喷喷dlc玩了太好了!之前我还以为要等到四五月份呢,这么久实在是觉得鱿生无望!再坚持一个月啊一定要活到那个时候! :kirby_e:

显示更早内容
Monado

Monado 是一个以任天堂为主、面向全平台游戏的、非营利性的中文向社区。在这里,你可以畅所欲言一切和游戏有关的东西,包括但不限于游戏日常、心得、感想、同人等;当然,吐槽自己的生活也完全没有问题。请在遵守所在国家或者地区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自由的使用。 镜像加速节点: monado.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