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milionScourge 雀宝这么圆润q弹的生物用吃这个词太不尊重了,看我先埋进鸟毛吸一吸再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最后制成薄荷奶昔冷藏后饮用(?
@metalmande 我悟了獭大师,哄小二次元开心是炖,看小二次元吵架是炒,默默守候小二次元成长是熬,重要的不是食材而是烹调的手法(你悟了什么
给无知白人解释为什么“你来自哪里?”是个冒犯的问题让我身心俱疲
是个认识了很久的很热情的德国白人姐姐。热情到每次跟我打招呼拥抱都会喊“我亲爱的中国公主”“我的中国小茶叶片““我的中国小竹叶”“你脸颊红红的好像樱花”
心情好的时候我理解她“没有恶意”只是毫无察觉。挺可爱的,哪儿来的这么多奇怪的比喻。兴致不高的时候我会觉得,别这样,我有名字。但我怕麻烦从来没讲出来过。
直到昨天一起吃饭她说:“我不懂,怎么我问一个黑人你来自哪里这么友善的问题也不行。”
我不忍了:“因为听到的人不一定理解你的友善。这个问题就是在排挤,你非我族类所以我要问。对很多在这里生活了很久,或者移民二代这个问题也很难回答,或者有些伤痛的经历并不想跟你分享。Ta们只想安静地过普通人的生活却不停有人用这样的问题打扰,这还是善意的情况。”
餐厅这时走进来三个“一看就不是欧洲人”的女孩,她说:“我看到她们就会想,她们可能来自巴巴多斯之类的海岛,全身都闪着阳光。我多荣幸啊,能在这么犄角旮旯的小镇遇到巴巴多斯的人!”
我:(白女你们真的够了)“我不会这么想。我只看到三个年轻人在这里开心地聚会,不是为了让你感到荣幸的。”这话有点重
@thatsalltolive 祝贺凛香——!超棒!!
@VermilionScourge 支持房子,因为家里蛋糕长腿跑了很亏但房子长腿可以每天省下交通费(多么朴实
メダリスト展②
拍了蛮多照,不过内容大多是漫画类展示的常见模式(名台词名分镜名剧情回顾)就不发了,放一些比较有趣的栏目!
p1:模拟冰面体验的小展厅,掀开遮光帘走进室内,眼睛还没适应时最先感受到的是略低于展厅温度的寒气,接着听见黑暗里环绕四周的欢呼声、解说声以及冰刀划过的声音
除了缓缓在冰面移动的蓝色聚光灯以外没有照明,隐约能看见墙上印着其他一起滑冰的选手和远处的观众席,脚下的冰面投影出不断变化的划痕与冰花…太会做了……在小房间里站了好几分钟舍不得出去……
p2:现实里的等级徽章!
以及被大家排队挨个拉连帽衫绳子的司老师(噗)每人一拉真的快给拉成蚯蚓了(
本来想等在队尾最后上去系个蝴蝶结结果最后排太久忘了啊啊啊!!!!
旁边还有不能拍照的动捕制作过程,展示了从真人滑节目到建模—运镜—对焦—渲染—打光—特效等全过程
p3:个人而言这次展览里最令我触动的部分是鹤舞老师的访谈、动画组的感言以及满满一屋草稿、点子、初期设定和速写集……鹤舞老师的访谈写得非常坦诚朴素,早期也有画一话算一话一点点摸索的迷茫阶段(不过最初小羊是主角、小光是纯粹的对手位这点还是蛮意外的w初期案小祈通过终于学会跳跃打动了观战的挚友小羊,两人感动得当场哭成一团怎么看都像百合片…(对不起
以及先让角色思考并行动起来、自己在画的过程中才意识到原来ta是这样一个人,这种制作思路也特别符合个人对这部作品的印象……它不太像那种通过精心缜密的编排、严丝合缝的计算实现的错落有致的群像剧,而是事先为每个角色设置复杂的思绪与强烈的情感,之后再让她们超乎读者甚至作者本人的预期编织属于自己的舞台。处处流淌的纯粹情感与作者本人也沉浸于故事之中的作风(而非以作者自身的意志控制故事的走向)令这部作品充满一种自然又舒畅的生命力
@thatsalltolive 每年总会有一两次突然很想吃komeda的烤饼和炸虾三明治但是实际去了只有前几口很开心,吃到最后都会怀疑人生()
听了one more bite第18期从厂家/开发商角度讲香精的,有的点还蛮好玩的,记录一下
1.香精不一定是粉,还可以是其他形态。
2.最早的香蕉香精是酒精蒸馏厂蒸馏出来的化学物质稀释后的产物,欧洲人认为它是欧洲梨的味道,这个香精传到美国后美国人没吃过欧洲梨,觉得它是香蕉味,实际上是同种化学物质在不同浓度下会有梨味或香蕉味。
3.香精模拟的是人印象里某种事物的味道,所以樱花味很容易翻车,因为大家都不喝真的樱花汁,目前市场上都在用桃子香精去模拟樱花味。
4.人的味觉中有些味道已经被香精率先定义了,比如上海的荔枝汽水雪菲力用的香精是用荔枝原液无法制出的味道,香芋味也是,很多人对香芋味的理解是香精的味道而非真香芋的味道
5.国内目前不允许山茶花用于食品,所以任何山茶花茶都是香精兑出来的,市面上任何山茶花味的食品都不可能有真的山茶花因为用了违法。
您已错误输入密码三次本日内无法变回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