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结果做了一整天课题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日子横竖不能这么过了,下一个必须尽全力的课题在12月中旬交,在那之前的大多数作业我决定全部糊弄糊弄了事总之先玩几周 :o_gouku: 希望大家监督我认真玩(?

显示全部对话

早上好不容易才痛下决心(?)今天一定要先赶完作业再玩玩别的不能打工了一打开嗼看见大家都康了 …我...我……… :cdko_naotou:

关于“难题很容易被解决”,最让我有切肤之痛的是,很多年后我才知道严重的原发性痛经其实可以通过口服短效避孕药调节内分泌来治疗。在每个月都被痛得死去活来,几次去医院急救、无数次瘫倒街头,甚至直接痛晕倒这种事折磨了我十年后,过了三十岁的我才终于吃上短效避孕药,彻底摆脱了痛经的噩梦…
明明只是
允许一个女性吃药治疗这么简单的事,却因药的名字里有“避孕”两个字、因为未婚、身在中国,就没有任何人告诉我可以吃它来解决问题。
最后全靠我自己去查相关的信息、主动去医院做检查、向医生提出开药的要求,才能把早该吃的药吃上。
现在我已经停药一年了,月经非常正常,再也没有过严重痛经。
就算如此,我妈当初听说我居然敢吃“避孕药”,仍然打电话来给我劈头一顿痛骂——我痛得几乎有生命危险时,她都没认真带我去就诊过,每次太严重时,也只是打个止痛针就敷衍了事,那么多年也不在乎,可是听说我吃避孕药(还是遵医嘱为治疗痛经吃),她就急得仿佛我干了“伤风败俗”之事一样,仿佛是我有罪,居然敢“不肯被折磨”。
痛死事小,触碰“避孕”俩字罪大。这种荒唐的难题都是人为造成的。“当中国女人就该遭受那些折磨”——即使是亲妈也是会这么看,咋说呢,
在中国当女人确实是一种贱民🙃

RE:
https://o3o.ca/users/xifeng403_7/statuses/111389556835501846

还有所谓难题很容易被解决这件事

其实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
就比如我最熟悉的玉米和糙皮症
美洲印第安人通过在玉米中加入生石灰得到口感更好的玉米
在他们并不知晓缘由的时候
这种碱化处理使得玉米中的烟酸可以被人体吸收
所以哪怕长期只将玉米作为主食也不会导致维生素缺乏

而哥伦布以及其他欧洲探险者认为美洲人所有的一切都低人一等
不屑于美洲人的这种处理方式
但玉米产量很大
就导致许多欧洲农民在冬天没有其他粮食储备的时候
会食用大量未经碱化处理的玉米
得了糙皮症

这种病的主要症状统称为4d
diarrhea, dermatitis, dementia, and death
病人会首先大量腹泻
伴随身上出现玫瑰色的皮炎
最终因为脑神经受到损伤而痴呆
在幻觉中走向死亡
但因为春天的时候农民可以通过野味丰富自己的食谱(是的其实治疗的方式很简单,就是吃点不一样的东西
所以很多人的症状往往只是会在冬季有腹泻和皮炎
又因为被标榜为农民病所以不受医学界重视

这个病
直到1930s左右
医学家才意识到生石灰和玉米的关联性

1930s
而哥伦布第一次的航行时间是1492年
这中间
有四百三十多年

我家冰箱也总是塞满冷冻今川烧,我跟鬼福贴贴……….
怎么感觉我没选鬼福派的次数屈指可数,并且高概率是绿的 :cdko_naotou:

25活动,含过激发言 

…………………怎么说既然这剧情有正面描写马爸的胆量就可能会承受一些我的过度期待,如果最后能搞出其实马爸是个善良温和包容好父亲而家庭问题主要都在马妈性格缺陷这种展开,我应该再也不会看任何25相关了吧

马妈只会让我厌恶但马爸这种类型足够让我感同身受地产生杀意(

#长毛象安利交换大会
为什么推荐你从12季开始看《英国业余烘焙大赛》?

在此之前我要介绍为什么《英国业余烘焙大赛》值得观看,首先如果你是烘焙爱好者,那么这档综艺你绝对不能错过,无论是选手的小巧思,还是评委们给出的专业建议,你都能从中学到很多,在观看时手痒是常事,我经常在做面包时放着它当背景音。

其次就是节目的氛围,这档节目以温和悠闲的氛围闻名,但它并不是一档过分煽情的节目,有的选手有身体障碍,比如只有几根手指,听力有障碍,但节目组并不会大肆宣扬,或者将镜头定格至他们的身体上,这些通常是观众自己发现的,2023年节目组还为有听力障碍的选手配了一位手语翻译。

节目也不提倡勾心斗角,选手之间相处得都很和谐,有的季大家看起来关系没有特别好但也都相处得很和平,评委评价选手们的作品也都是以鼓励为主,即使有人做得很不好也不会很尖酸刻薄地去批评他们,只是指出问题,给出建议。

总之是一部很适合在冬季边喝热茶边吃甜品时观看的作品,如果你不喜欢太抓马对抗性太强太有综艺效果的综艺,那这部绝对适合你!

所以实际上从哪一季开始看都是可以的,每一季都很chill而且各有特色,但12季毫无疑问是最近几年综合水准最好的一季。接下来我会介绍为什么这季好,然后顺便介绍《英国业余烘焙大赛》这档综艺。

1.选手平均水平高。

因为是业余比赛,对选手们的要求是过去十年内没有取得过任何烹饪资格证,也不能是从事餐饮业以烹饪为生的人,但烘焙是很大的一个类目,这个比赛的选题从法式甜点到乡村面包,覆盖面广且考察点细,截止2023年比赛形式是:

每周比赛三场,分别是招牌烘焙挑战(考验本周主题的基础技术),烘焙技术挑战(命题考试,选手现场才能知道比什么,评委盲测),精彩挑战(做出花样来,要有创意又好吃)。一共比赛10周,每周淘汰一名选手,固定的有蛋糕周(cake week)-饼干周(biscuit week)-面包周(bread week)-巧克力周(chocolate week)-馅饼周(pastry week)-甜点周(dessert week)-法式甜点周(patisserie week),剩下的三周有两周每年主题都不一样,还有一周是总决赛,选手们会在参赛前收到前几周的比赛题目,他们可以在家练习,但后面几周题目就是参赛后才能收到了。

所以说是业余其实是对选手们要求很高的,更别提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在镜头前烘焙了!选手们如果在前几周能按比赛要求大致完成作品,不出大错,基本就能保送,在此之上还能做得干净利落又好吃,并且加上花样,这样的人基本就是决赛圈选手了,与此同时你还得保持稳定的水平,对烘焙的各个方面都有深入研究,不然就很容易在某个薄弱环节就被淘汰掉。
作为观众能看到好作品当然会很开心,如果大家连基本要求都完不成看着观感就会有些普通,而在12季保送选手已经是基本盘,从第一周开始有的选手就已经展现出了自己极强的实力,后面几周基本上出小错就有可能会被淘汰了,选手之间竞争很是激烈(还有人在不断进步),所以节目效果也超级好!(前五放其他季都能当冠军)

2.选手烹饪风格各异,个性鲜明

每季选手都有各自的烘焙风格,这季尤为明显,而且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风格和作品融合得很好!有的人裱花极好,色彩鲜艳装饰华丽,有的人习惯简洁,作品利落有时候有点怪异,有的人是传统类型的烘焙师,作品干净优雅能看出背后的功底,有的人思维天马行空,造型和风味都很新颖。

能有这样的效果其实也和节目组的选角策略有关,什么肤色体型性别的人都有,也不拒绝移民(虽然名叫英国烘焙大赛),所以就有了非常多元的文化加入其中,观众也能看到很多奇妙的风味呈现。

*但之前也吐槽过都能总结出规律了,每季都是2位很漂亮帅气的年轻男女,1~2位看起来很传统的白人中年女性,1位有点胖的白男(通常是欧洲大陆移民),1位有点壮的男性(通常是有色人种),1位印度人,1位看起来有点nerd感觉的人,2位老爷爷老奶奶。

3.选手都长得蛮好看的,性格也很有意思。

不用多说,大家自己看就知道了,不能和明星类比但作为素人真的挺不错的!大家性格也好有意思很可爱!因为涉及剧透就不多说了,大家快去看哇!!!

bilibili.com/video/BV1ES4y1G7K

降温就是一瞬间的事(抖)到家忍不住搭好了被炉,但转念一想好像再怎么说还是太早了,于是把夹层里的被子换成了毛毯
被炉…嘿嘿…….被炉……… :cdko_hot_face:

去看卡比托利欧博物馆藏品展然后尝意大利菜 

由于展品里有卡比托利欧的维纳斯像等名作的真品所以没法拍照,逛完后买了展品图录
近距离观赏雕像细节很令人沉浸其中,遇到好几位不时停下来画速写的参观者;描绘罗马风景的一系列蚀刻铜版画我特别喜欢,一直盯到同学强拉我去吃饭(

为了应景(?)去吃意大利菜,不仅点菜时随便乱点并且上菜后我也没吃出其中几种菜的原材料是什么()披萨的蕃茄味非常浓郁,酸口的炖肉肥而不腻,鱼贝汤则是鲜到第一口时感觉仿佛这辈子第一次喝鱼汤……..整体偏酸的风味比较突出,感觉食材的处理手法很复杂但是不懂,总之好吃(言语力 :douni_chan:

餐厅的小哥超有趣,念菜单像唱歌、上餐具像跳舞、在拥挤的店内穿梭像一阵风www我念完一串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的菜名后他露出超级灿烂的笑容:“您点这些菜都超级美味喔尽情期待稍后就上菜^_−☆^_−☆^_−☆!!!”
我:………..(゚o゚;;我第一次见这么欢快的服务员诶不愧是意大利餐厅(偏见
同学:………(・・;)其实那样的对我来说已经算有点パリピ了((
不过最后确实所有菜都很好吃!服务员的笑容会让人觉得这家餐厅其实根本没有难吃的菜w决定下次再去

貓和我白天都出去上班。貓的牙很尖,所以在餅幹廠做給蘇打餅干打孔的工作,我則努力盡一個人類的本分,做一些毫無意義但看起來是大人的文職工作。到了晚上我們湊在燈下面,沈默地吃完晚飯,然後盤算起這個月又攢了多少錢。我說,看起來我們距離買下一輛宇宙飛船還有不少的路要走呢!
其實我不忍心對貓講,那一點工資實在是微不足道(或者我們都是),而貓又累得要死要活。我情願我們就在地球上,貓躺在家裡曬曬太陽,我工作給貓買罐頭吃。
但貓很向往宇宙。貓總在這時候躺下來攤開肚皮,彷彿真有那一天到來。貓說,等買下來的那一天,我們航行在太空裏,我可以看見我的母星,它是一顆毛茸茸的星球,所有人降落在上面都不會受傷。
天堂啊,我說。

好棒啊有点想要……吸盘那里摸起来手感一定很好……

想找点悬疑但又不过分恐怖的东西看(?)于是读完了『変な家』 

被漫画开头建筑平面图的诡异之处吸引到但不敢看下去结果买了只有字的小说版…(出息

读完感想是竟有如此适合地铁/睡前时间的读物,甚至怀疑作者故意在贴合现代人的娱乐习惯,就连切入点有趣但结尾却让人能安心入睡这点也像是计算过…….
牵扯建筑的推理确实很特别可是后半还是不禁想问你们日本人缺了离谱的大家族迷信和法外之地的乡下就不会写推理动机了吗hhh

有趣还是有趣的,只是有点后悔没在地铁上读地铁读物(?

年少时阅读世界史,我总讶异于一些食物竟然带来过这样的难题、以及这些难题被解决得那样轻易。比如疯牛病,比如太瘦的兔肉吃多了会死,比如新鲜柑橘的维生素C,治愈了坏血病,比如精制米面导致了维生素B1的缺乏,最终诱发脚气病。

我以为这些疾病就这样,轻轻摇摇地,被扫入了历史的故纸堆。人类终于凭借智识与文明克服了关卡,不就该顺利走到下一阶段?很简单不是吗?给出海的船员配上合适的食物,再不济配上vc vb的补剂,这东西便宜得近乎不要钱。

然后今天看见了一则关于脚气病的报道。中国的远洋渔船,强迫性地挟持船员高强度工作,为了更高的效益连续两年不靠岸。大米和方便面是便宜而且不会变质的食品储备,也导致了船员维生素B1的缺乏。除了没有B1,船上也没有新鲜蔬菜或水果、没有必要的医疗保障,就像古时候的故事一样,是哥伦布、麦哲伦遭遇过的困难。被鱼刺伤的船员,伤口流脓,腿肿胀得像烂茄子。运气好没有被刺伤的船员,却也拖着肿胀的腿工作,他们都是脚气病的明显患者。还有症状更严重的,就死了。尸体和钓上来的海货一样,被冻在冷库里。

是的,21世纪,缺乏维生素B1导致的脚气病还在成规模地杀人。疾病不会被重视、预防。患者不会受到治疗,而是被困在船上等死。

当然,船上条件倒也不是那样艰苦绝情,总会有人保有闲情逸致做些业务之外的事情:中国厨师会在印尼船员的穆斯林饮食里偷偷混入猪肉。

latimes.com/world-nation/story

瓦力欧跳舞笑得我肚子疼,太乐了,你的下一款nintendo sports何必是……
但是感觉根本发不了串!并且随便截什么都是一种剧透 :cdko_xiaosi:

“发不了串时也不必勉强发串”と、神様はおっしゃいました(?

rt 有点好奇去查了下,想投太鼓焼和人工衛星饅頭(人工衛星饅頭)一票((

我的中国同学一般是:待会儿去便利店买点冷冻的那个叫什么来着名字突然忘了,…..,红豆馅的饼 :blackcat_zan:

第11次祭典将根据地区不同以不同的主题举办哦!
日本的主题是「这个叫什么?回转烧 vs 大盘烧 vs 今川烧」。
时间是11月18日(六)上午9点~20日(一)上午9点的48小时。(日本时间)
如果用其他名字称呼的话,请投票给感到亲近的势力后参加祭典。

我一闲下来就好喜欢狂看油库里杂学解说或者bluebacks这类科普书,春假也是暑假也是,明明今天也准备了一直想看的几本书和漫画放桌边但是一坐下:总之先上油管翻遍有趣的油库里科学频道
感觉就是虽然并不真的深入学懂看完也不一定记得住什么但就有种神秘快乐… :cdko_naotou:

本人从上周二到这周二差不多熬了四个通宵………现在整条右手臂都是麻的() :cdko_guilty:
去睡了,晚上起来锻炼身体(指买了瓦利欧跳舞!我跳爆!

想起之前看到的许多例子,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转变,不只是简单地有了声音,而是整个电影业界的大震荡。
首先为无声电影现场配音的乐团失业,然后是一大批旧时火得如日中天声音但被有声电影暴露出是公鸭嗓或者台词功底烂得令人发指的演员过气,接着电影剧本写作方式也因为不再需要极度精简台词而改变(就比如喜剧主流忽然从靠演员夸张动作表情和刺激画面变成了靠台词逗人笑),演员的表演方式也从适应舞台的方式变成了适应更写实自然的风格(中间又有一批无法适应的演员淡出银幕)。

@Mannii @Lamellumi @aapa @speed
🍔
     川
🍔三=╰( ^o^)╮_=͟͟͞͞🍔
| | |
🍔

显示更早内容
Monado

Monado 是一个以任天堂为主、面向全平台游戏的、非营利性的中文向社区。在这里,你可以畅所欲言一切和游戏有关的东西,包括但不限于游戏日常、心得、感想、同人等;当然,吐槽自己的生活也完全没有问题。请在遵守所在国家或者地区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自由的使用。 镜像加速节点: monado.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