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今天bing这张美丽的照片,忍不住想告诉大家这就是非常典型的菲尼尔效应 (简单地说明,近处水面我们看到的是水底,远处水面看到的是对岸植物的倒影。这是因为:不同距离的水面和我们视线的夹角不同➡️光的折射率不同➡️近处水面进入我们眼睛的折射光强于反射光,远处反之➡️看到不同的景象
我也来发,我画画XD有点长!
我画画的历程还是挺原始人类的,就比较常见的家里管得严又一直住宿制所以上了大学才有智能手机和板子以及自己偷买的游戏机,人本来又社恐,多年与世隔绝一个人瞎画属于是
后来经常看一些插画师访谈说很小就接触板绘,周末回家就是画画发网上,我羡慕得不行——我初高中连画水彩要用水彩纸都不知道,或者说不好意思跟家人提想去买(?)就拿打印纸糊完甚至要偷摸翻家里的相机拍照,回想起来也真离奇
因为接触板绘晚,还是用着mac,我基本看什么软件都觉得好牛逼厉害疯了——非常牛逼,除了我完全没法从纸面绘画转变到板绘以外一点毛病没有。灾难性的是还不幸用了ps起步,那时候勾线根本是一种雕刻,教程都说画画不要缩放,说得好,但是不影响我花式放大磨到天荒地老(笑)这种消耗体力又不得要领的做法让我在学业压力大起来之后很快丧失了积累作品的能力
结果到最后真正让我重拾画笔的还是纸面绘画。当时七八位朋友一起凑钱买了一盒荷尔拜因的固体水彩在生日送我,我怎么感谢她们也不过分!现在也是用缺了哪块就再买了补充进去,盒子就像护身符一样带在身边
画水彩就不会失去对画面的整体掌控,而久违回归写生的感觉让我慢慢找到了无法用电脑进行上色只会赛璐璐的根源——我对工具能制造出的效果没有理解,也缺乏练习,一心只想着为什么做出无法跟纸面工具一样的效果
后来色彩练习的打卡活动突然在网上火了起来,我猜很多人其实抱有和我当时差不多的烦恼,就是将对板绘这一工具的不了解和不适应错误地归结为自己没有观察力,没有天赋。实际上画画的理论是共通的,但无论怎样的新工具都必须经过朴素的重复积累经验,才能获得直觉性的掌控能力——水彩本身漂亮的晕染纹理能够缓解未得要领时的痛苦,像素画不需要先练习控制笔触或许也是类似
理解是理解,能做到是另一回事,但怎么忍耐从理解到做到之间的漫长折磨和自我怀疑无论对谁而言都是个难题。如果想做到,只要不停多画,并且保证“画完一张画”(哪怕只是枯燥的基础练习)就好。但要画完一张画并且公开展示这张自己眼里丑得不行的成品,真的很需要勇气啊
现在我也不能说懂了画画,但已经能按计划和步骤,至少比较稳定地“完成一张图”了。这让我觉得非常满意非常快乐!过去的几年里我扔在文件夹里半途而废的草稿差不多也有几十上百张了吧(笑)画得那么费劲却画不完,就只会不停丧失动力而已。我有时候也在想或许当初至少得到一些专业指导,再怎么也不至于走这么多年的弯路。
但就算是出于一种不愿意否定自己的动机,我还是想说一个人瞎画也有瞎画的愉快,我的画是一个人瞎画所以才能画出的画。
GHOST TRICK
还蛮喜欢乱给人起绰号的花活,很乐,而且让人能分清高密度涌现的角色还要同时记住关键人物的名字真的需要高超技巧
看着都一样的警察笑死我了,量产配角不过是鬼移动的交通工具罢了,真实工具人
以及原来头顶圆啾也是传统艺能(?
可以叫我猫苔/苔/nekoke🍄
本职是炼金术士,目前正通过打游戏学习人类世界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