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盗版属不属于偷窃的思考
虽然但是,这个逻辑并不成立吧。
首先要看看什么是偷窃,我查了一下《现代汉语词典》,里面的词义解释是“私下里拿走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
首先词义中就有“拿走别人的东西”这个重点。
但是要怎么样才算作“拿走别人的游戏”呢?如果是店里贩售的盒装版,从店里偷偷拿走毫无疑问地就属于偷窃。
但是游戏厂商发布在各个平台上的游戏,要怎么样才能算作“被盗窃”,这个本身就不明瞭。反而是,破解厂商的游戏就有明确规定,是侵犯了著作权中的相关权益。所以这么一看就很明确了——实际上这根本不是一个盗窃问题,而是一个著作权问题。
而且这还只是针对作出了破解行为的人,回到一开始的话题,“玩盗版”属不属于偷窃。
事实上玩家获取到的盗版数据是来自于破解组自愿的、公开的发放,所以这个获取行为本身并不构成盗窃。
查了一下知乎关于这方面的讨论: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6006504
这么一看还是一个著作权问题,持有盗版游戏侵犯的是一个厂家的复制权。
总之我想说的就是——Markus Persso这番话很明显就是互联网常见的那种想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逻辑混乱,生搬硬套的话啦。虽然他想站的立场“表明玩家购买的游戏应该属于玩家”我是举双手赞成的,但这不代表我可以忽视他这段话中的逻辑错误。
时间旅行者 TTPhone
美命:电影预告片怎么很多都说是全美No.1啊,那么多个No.1谁知道哪个才是第一。
我:肯定每一部都很有趣吧。
结果她露出了至今为止最嫌弃的表情“诶~~~~~~~~~”了好长一段。
笑死了好可爱啊
时间旅行者 TTPhone
今天打开游戏被美命一通抱怨:你最近怎么都不联系我?虽然说确实没有这个义务啦,但是blabla
我回想起这几天经常打不通的时空电话,陷入了沉思。
这就是恶人先告状吗?
#一些与心理学相关的想法
前两天看到兔子老师关于警惕所谓“商量”的陷阱,加上今天正好复习到常用的增加顺从的策略,觉得有必要聊一聊这些策略。
原因很简单,这种策略就像戏法,你知道它是怎么变得,就不容易再上当了。
顺从,简单来说就是你按照别人的要求干了一件事,或者准备干一件事。
比如说我妈说:你不去洗碗我给你狗腿打断。结果我乖乖去洗碗了,这就是顺从。
但我们也不是别人说什么干什么,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听话,就需要一些手段,这就是增加顺从的技巧。这些技巧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成连招,但常用的就那么几个:登门,门前,折扣,滚雪球。不需要理解为什么这么叫,只需要知道这些策略是怎么用的就好。
玩游戏的时候会变成话唠。
个人资料横幅是现在主要玩的游戏。